有人問了,貨物便宜了不是好事嗎,可以節省一些銀兩,又有什么可驚慌的呢?
這就關系到一個金融問題了,如果市場上的貨物慢慢降價,那自然是一件好事了,說明經濟繁榮、貨物充足,錢幣的購買力大大提高了。
可是短期之內,市場上的貨物、全面大幅度的降價就糟糕了,因為這預示著一件可怕的事情發生了——錢荒!
所謂‘錢荒’,說白了,就是市面上流通的錢幣減少了,而貨物的總量沒有減少,于是就出現了‘錢重物輕’的情況,進而促使物價快速下降,這種現象在金融學中還有一個專用名詞:通貨緊縮!
與通貨膨脹相比,通貨緊縮同樣可怕,它會打破原有的金融秩序,讓商業交易停頓下來,甚至引發經濟危機。
比如說,一名商人用五千兩銀子做本錢,在江南地區收購到一批糧食,千里迢迢的販運到長安城,本來可以賣一萬兩銀子,凈賺五千兩。
現在發生了錢荒,物價下降嚴重,本來價值一萬兩銀子的糧食,現在只能賣兩千兩了,如此一來,商人非但沒賺到錢,還虧損了三千兩銀子。
如果那五千兩本錢是自己的還好,如果是挪借來的,那這位商人可就慘了,非讓債主逼的家破人亡不可。
更可怕的,有了這次慘痛的教訓,這位商人肯定不會再販運糧食來長安城了,那長安城內的百萬居民吃什么呢?
糧食只是一個縮影,還有其他的貨物:布匹、藥材、鐵器、瓷器、牲畜、木材……均是如此。
真到了那一天,長安城內百貨奇缺,要吃沒吃、要穿沒穿,居民們還有法過日子嗎?
……
還有一個問題,李昭沒弄明白,錢幣不足的問題困擾大唐久矣,可是上次的吏部司考試中,自己一連寫下了十幾條解決辦法。
最近幾個月,左相—李適之主持政務,逐條實施那些辦法,而效果相當不錯,市場上錢幣不足的問題得到了極大緩解。
現如今,一沒有戰亂、二沒有饑荒、三沒有瘟疫,社會秩序非常安穩,怎么突然發生了錢荒呢……其中必有古怪!
“白日鼠,你去通知蔣浩等人,立刻把庫存的精鹽全部賣出去,再購買一批糧食、蔬菜、布匹、木炭……等生活物資,發放給不良人們,至少要夠三個月使用的。”
“小人明白!”
“白饃,你去打探一下,最近市面上有什么消息,是不是有人在大量收入錢幣?”
“諾!”
安排好之后,李昭帶著買來的東西,先行返回住處去了。
下午時分,白日鼠回來了,蔣浩等人接到命令之后,立刻把庫存的精鹽賣掉了,而后買入大量的生活物資,足夠全體不良人和他們的家屬吃用四五個月了。
至于這樣做的原因,蔣浩等人一句話也沒多問,如今對于他們來說,李昭的命令猶如圣旨一般,不必多問、不必多想,只要乖乖的執行就是了。
黃昏時分,白饃也回來了,探聽到不少消息,其中有一條至關重要:最近一段時間,郭氏商行進行了大量交易,而且只進不出,似乎在有意的囤積錢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