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錢煉銅之事,在民間非常的猖獗,朝廷也曾多次明令禁止,還抓捕過一些不法奸商,可惜抓住的全是小魚小蝦,真正的大魚依舊逍遙法外。
比如說四大財神之一的郭萬金,毀錢煉銅的事屬他做的最多了,這件事人人皆知,可又能如何呢?
郭萬金不僅是奸商,還是右相一黨的‘錢袋子’,若是抓了他,誓必引來右相一黨的瘋狂報復,試問誰又扛的住呢?
那怕是左相李適之,恐怕也沒有這個膽量吧!
至于抬高物價,更是難上加難了,總不能朝廷下一道政令,就把物價抬高了吧?
那是不可能的,物價高低由市場供需關系決定,要想抬上去,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大規模的高價收購貨物,這就需要大量的錢,錢又從何而來呢?
在場眾人的目光,全都落在了戶部尚書—楊播身上,如今大唐帝國如日中天、府庫充盈,拿出一些錢來收購貨物,應該不是什么難事吧?
“諸位,實不相瞞,國庫里的確有錢,若是平常時候,拿出一兩千萬貫來都不是問題,可是現在嗎,本官卻是一貫錢也不敢拿出來,因為國庫里的錢,全都充做軍餉之用了,還有未來幾年的稅收,除了必要的開支之外,一律存儲起來充做軍餉,至于其中原因,唉……”
戶部尚書—楊播一臉苦笑的解釋著,其實他不解釋,在坐諸位也是心知肚明的。
如今的大唐帝國,看似天下太平,實則危機四伏,就在幾個月之前,吐蕃人在石堡城集結十萬重兵,大有入侵河西走廊之勢。
幸好朝廷舉錯得當,一邊秣兵歷馬、嚴陣以待,一邊利用種種手段,使得吐蕃人內部大亂,這才把一場大戰化解于無形之中!
可是吐蕃人并未死心,隨時可能卷土重來,還有北方的突厥人、亦是磨刀霍霍,窺視著繁華富庶的大唐領土,雙方早晚有一場大仗的。
打仗,就要花錢,花很多很多的錢!
因此上,當今天子下了嚴旨,國庫里的金銀錢帛,全部用來招兵買馬、充實軍備,以便應對隨時可能來臨的戰事,至于其他事情統統的靠邊站了。
比如說,長安北部的大明宮、太極宮過于陳舊,正在翻新擴建當中,可為了節約錢財,兩項工程全都暫停了。
還有今年的千秋節,也就是皇帝的生日,本來準備大操大辦的,為了節約開支,同樣簡化了許多。
這些事情,尋常百姓不知道,官員們卻是心知肚明,為了籌措軍餉,打贏未來的傾國之戰,連天子都開始節衣縮食了,誰還敢動國庫里的錢呢?
……
“兵馬之事,關乎國運,干系比天還要大,因此國庫里的錢決不能動用,以本國公之見,不如上奏天子,下旨滅佛,把收斂來的金、銀、銅器全部用來鑄錢,如此就能解決錢荒的問題了。”
“不可、萬萬不可……罪孽啊,阿彌陀佛!”
或許是跟佛家有仇,崔宗之再次提出了滅佛的建議。
可這個建議,立刻遭到了其他人的反對,尤其是吏部侍郎—蘇晉,反對的聲音最大了,差點拔出配劍和崔宗之決斗,因為他就是一個不太虔誠的佛教徒!
(飲中八仙歌: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