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監門衛將軍府—位于長安城西部的永嘉坊內,與天子—李隆基常年居住的興慶宮只有一墻之隔,往來十分方便。
上午時分,李昭帶著白饃、白日鼠來到了府門前,準備拜訪一下這位大名鼎鼎的‘千古第一賢宦!’
……
“白饃,打探清楚了嗎,高公公今天的確在府中?”
“主子放心,小的一直派人盯著呢,昨天晚上,高公公從興慶宮中回來的,至今一直沒有出去,不過盯梢的人說,一上午的功夫,已經有十幾波人前來拜訪了,其中不乏皇親國戚、達官顯貴,結果全被擋在了門外,主子想要進去,只怕不太容易。”
“事態緊急,刻不容緩,今天必須見高公公一面,若是前門進不去,我就想辦法翻墻進去。”
身為當今天子最信任的心腹人,高力士大部分時間都在皇宮中當值,至于這座右監門衛將軍府,一個月頂多回來一兩次。
天子近臣、大內總管,自然是權貴們爭相巴結的對象了,都想走通這條門路、進而揣摩圣心、才能長久的保住榮華富貴……就連右相—李林甫、左相—李適之亦不例外。
因此上,只要高力士一回到府中休息,保準車馬盈門、客人絡繹不絕,都是來溜須拍馬的。
不過嘛,高力士為人謹慎,知道自己的身份特殊,不宜和朝廷重臣們過多交往,故而大多時候是不見外客的,來者皆拒之門外!
……
李昭三人來到府門前,立刻被兩名青衣小宦官攔住了:“站住,你們是什么人,來此何事?”
“不良帥—李昭,特來求見高公公,還請兩位幫忙通稟一聲。”
說話間,李昭摸出兩枚小金錠,皆是十兩重的,偷偷塞給了兩名小宦官,這是拜見的規矩之一,叫做‘買門檻。’
沒想到,兩名小宦官連連擺手,堅決不要……什么意思,莫非嫌少了嗎?
二十兩黃金,在關中一帶足夠買二十頭壯牛了,這還不能通稟一聲,高力士的門檻未免太高了一點吧?
“昭公子不要誤會了,我家公公早有吩咐的,若是有一位叫李昭的少年郎前來拜見,直接進門就是了,不準小奴們阻攔,更不準收門檻錢,否則嚴懲不貸。”
“哦,高公公真這樣吩咐過?”
“千真萬確,我家公公正在后堂中品茶,請昭公子隨小奴前往,其余兩位留在門房中休息如何?”
“好,多謝了!”
自己與高力士素未謀面,后者為何會下這樣一道命令呢?
罷了,能順利進門畢竟是好事,之后隨機應變也就是了……李昭如是想。
接下來,一名小宦官撒腿如飛、率先跑進去報信了。
李昭則帶著滿腹疑問,跟著另一名小宦官向后堂走去,并在行進過程中,默默回憶著高力士的個人資料……
高力士,嶺南—潘州人氏,本名‘馮元一’,出身名門,乃是南北朝時期大名鼎鼎的巾幗英雄—洗夫人的六世孫,其父馮君衡官至潘州刺史,其母麥氏是隋朝名將—麥鐵杖的曾孫女。
武則天時期,馮家受酷吏陷害、家道中落,十歲的馮元一被閹割之后,送進皇宮中當了一名小宦官,取名:力士,
后被大宦官—高延福收為養子,正式取名:高力士!
再后來,高力士幾經轉折,成為了當時還是臨淄王的李隆基的心腹宦官,并在其爭奪皇位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之后論功行賞,高力士被加封為大內總管、銀青光祿大夫、兼任右監門衛將軍,執掌內侍省事務!
皇宮當中,四方進呈上奏文表,必先送呈高力士,然后進奉御前,小事便自行裁決。
對于高力士,當今太子李亨稱其為‘二兄’,諸王公主皆呼之‘阿翁’,駙馬們稱其為‘爺’……宦官做到這個份上,也算是出類拔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