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幾天,又有兩條消息傳出:一是戶部的官員們接連不停的開會,商議鑄造‘當千大錢’的事情,據說連鑄錢的母版都弄出來了。
如此重大消息,立刻引起一片議論:
“諸位,這次怕是真的了,咱們趕快把手中的銅錢花出去吧,否則以后就是一堆廢銅了。”
“先別荒,戶部尚書—楊播、戶部主事—崔宗之,以及其他幾位官員,全都是左相一黨的成員,他們放出來的消息未必可信,也許是瞞天過海之計呢?”
“言之有理,咱們還是等一等吧,千萬別做了驚弓之鳥!”
……
如果說第一條消息,奸商們還勉強穩的住,那么第二條消息,立刻讓這些人蹦了起來:大內總管—高力士,突然以極高的價格,一口氣在長安周圍買下了的好幾座莊園;又在東、西兩市中,一連買下了二十多家店鋪,至于珠寶玉石、古玩字畫、象牙犀角之類,更是買了不計其數。
更重要的是,以上種種交易,皆是用銅錢結賬的,一車接著一車的開元通寶、拉出了右監門衛將軍府,很多路人都看見了。
“諸位,這會不會又是瞞天過海之計,要不咱們再等一等?”
“呸,你是豬油蒙心了吧,再等下去,黃花菜都涼了!”
“是啊,快出手,否則真成一堆廢銅了!”
高力士是當今天子最信任的心腹宦官了,侍奉左右、如影隨形,天子心中想什么、要做什么事情,高力士最清楚不過了。
現在高力士不斷把手中積蓄的銅錢花出去,這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消息是真的,當今天子真的要頒布圣旨、大量的鑄造當千大錢,以平息眼前的錢荒了。
到了這一步,奸商們不再猶豫了,立刻派出大量人手,一股腦的涌入長安內外的大小市場中,糧食、布匹、生絲、藥材、瓷器……見什么買什么,連價格都不帶問的,就是一個勁的買買買。
購買的人多了,貨物的價格自然就漲了起來,就以麥子為例,本來是兩百文錢一石的,可沒過幾天功夫,就漲到了一千六百文一石,整整翻了八倍,而且還在繼續上漲中……
即便如此,奸商們依舊瘋狂的購買,務必要在‘當千大錢’問世之前,把手中的開元通寶全都花出去,以免成了一堆廢銅!
如此瘋狂的購買,市場上面的貨物很快就稀少起來。
趁此機會,王元寶和梅仙子暗暗下令,把最近一段時間,兩家商號收購來的堆積如山的貨物,悄悄投入市場當中,任由奸商們瘋狂購買,爭取把他們的銅錢全部掏空。
如此又過了半個多月,奸商們手中的銅錢基本清空了,換成了堆積如山的貨物。
接下來,他們準備組織商隊,把這些貨物販賣到關東地區,換成黃金、白銀這兩種硬通貨,或者換成牲畜、土地、房產、奴婢……這些比較保值的東西。
不想這個時候,天子—李隆基正式下了一道詔書:
‘鑄造當千大錢以解決錢荒,此舉猶如飲鴆止渴一般,短期有利而利小,長期有害而害大,此危害江山社稷,遺禍子孫后代之事,朕決不為之!
先前之事、皆系謠言,擾亂人心、其罪當誅,還望軍民人等勿聽勿信,至于錢荒之事,朝廷另有良策平息之!’
緊接著,左相—李適之上奏,為了解決關中地區百貨奇缺的問題,應該在潼關、武關、蕭關等地設置關卡,嚴禁糧食、布匹、生絲……等貨物流入關東地區,以此平穩物價,安定人心!
天子批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