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件事情,梅仙子答應了兩件,最后一件又是什么呢?
只見李昭猶猶豫豫,遲遲的不肯說出來,看來這第三件事一定非常為難。
“玉郎有話直說就是,跟姐姐我又何必客氣呢?”
“最后一件事太難了,就怕姐姐不答應。”
“呵呵,人生除死無大事,玉郎盡管說就是了,不論是什么事,姐姐一定答應下來。”
“真的答應?”
“真的!”
“不反悔?”
“絕不反悔!”
那好吧,第三件事就在這里面,姐姐自己看吧!
說話間,李昭掏出一個小紅漆盒子,放在了梅仙子面前,后者疑惑的打開一看,頓時呆愣住了。
只見盒子中放著一支純金七寶玲瓏簪,主體是純金材質的,上面鑲嵌了貓眼,琉璃、美玉、赤珠、琥珀;硨磲、珊瑚共計七種寶物……做工精細,美輪美奐。
簪子,本是女子最平常的首飾之一,是盤頭發用的。
可在大唐朝,若是一名年輕男子,送一名年輕女子簪子,那就大大的不同了,正所謂: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
簪子,就成了定情信物!
簪子下面,還壓著一張宣紙,上面寫著一首詞《鵲橋仙》: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這首詞將抒情、寫景、議論融為一體,意境新穎,設想奇巧,獨辟蹊徑,寫得自然流暢而又婉約蘊借,余味雋永。
更重要的是,這是一首情詞,歌頌了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
原來李昭的第三件事,就是向梅仙子表白愛意,后者又做何反應呢?
只見我們的梅大美人,呆坐不動,面如紅霞,一雙杏目圓睜,櫻桃小口微張……似怒非怒,似嗔非嗔,即有七分歡喜,又夾雜著三分責怪,最終低頭沉默不語了。
至于簪子和情詞,梅大美人沒有收下來,可也沒有推出去。
成功了!
對于女人來說,沉默就是默許,不拒絕就是答應了。
李昭不是情場菜鳥,自然明白其中的套路了。
“姐姐好好保重,小弟先行告辭了,待到勝利凱旋之日,再和姐姐一起花前月下,談牛郎和織女的故事,哈哈!”
……
我有一只小毛驢我從來也不騎
有一天我心血來潮騎著去趕集
我手里拿著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
不知怎么嘩啦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