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沙州刺史府內。
身著青色官袍的沙州刺史趙廣漢,神情肅穆的端坐于主位之上。
一名幕僚打扮的男子,此刻正恭敬的位于其下首,道:“刺史大人,沙州共下轄一十二座城池,有民共一百二十一萬口,其中青壯有六十三萬口!”
“沙州境內有良田約四十萬畝,但這些良田中有大半荒廢,異族青壯多以畜牧為生,而不以農耕為業!”
說話的這名幕僚名叫公孫言,乃是趙廣漢在朝歌覓得的一名博聞強記的人才。
話音入耳,趙廣漢輕輕點了點頭,道:“我華夏自古以來就是農耕之邦,現在這沙州既然歸我華夏統屬,那么就應該遵從我華夏的意志!”
“傳我命令,自即日起分發田地與異族有壯丁之家庭,根據每戶人口的多寡給予其合適的田地,使其在田地之上耕種,勞作。”
“種子,耕牛,耕馬官府都會提供,但不是無償的,需要異族家庭支付租賃或買斷之銀錢,若無銀錢,則待其耕種之田成熟后,官府收取八成糧食,如此直至他們欠下銀錢還清為止!”
“帳清過后,異族家庭每年皆需上繳一年耕種所得的五成糧食,以此作為糧稅!”
沙州版圖雖大,但能用來耕種的土地只有區區四十多萬畝,嘖嘖,資源貧瘠這個詞用在沙州簡直是再合適不過了。
趙廣漢在強行更改黨項族的生活方式,換個文雅點的稱呼就是“改風易俗”。
讓黨項人天天以游獵為生,弓箭、戰馬時刻不離身的話,那趙廣漢是睡不著的。
他需要的是一堆只知道在田地里勞作,為華夏文明增光添彩的異族農奴。
為此,他將不惜訴諸以武力。
“諾!”
公孫言恭敬出聲應諾。
見狀,端坐于主位之上的趙廣漢繼續出聲道:“自即日起,將敦煌劃做內外兩個城區,內區之中居住我華夏苗裔,外區則用來容納異族之民。”
“外區之民嚴禁進入內區,內區之民則可以隨意出入外區!”
“外區以耕種為主,種植糧食供養內區,內區則以商業,手工業為主,同時還要在內區之中興建私塾,學校,以用來選拔賢才。”
若不是漢人數量太少不足以占據整個敦煌的話,趙廣漢早就下令讓異族人有多遠滾多遠了。
敦煌內區的漢民將會是未來沙州的統治階級,他們不需要勞作,因為有數百萬異族民眾供養他們,他們需要做的就是發奮讀書或習武強身,將來為華夏復興出一份力。
“諾!”
應諾之聲剛剛落下,便見身材魁梧的皇城司北院指揮使劇孟自府外大步走了進來。
由于李尋歡性格慵懶,所以開拓業務這種事就無可避免的落在了劇孟的身上。
劇孟此來沙州共帶了兩百名皇城使和五百名皇城衛,這是一股相當龐大而又恐怖的力量了。
這些時日內,他利用這股龐大而又恐怖的力量四處出擊,累積剿滅一品堂玩家三千一百多名,拘捕六百多名。
除此之外,他還剿滅了近四千多名心懷不軌的黨項人,拘捕了近一千多名。
如此出色的工作業績,讓整個沙州境內的人聞皇城司之名無不膽寒。
“大人,那些被我司拘捕的異族之人該如何發落?”
身材魁梧的劇孟稍稍欠身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