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頭看了看剛升起的太陽和城墻投下的陰影,白玉琦才發現自己干了件傻事,光顧著把鹽場圍起來進行保護,卻忘了城墻會遮擋陽光。
拍了下腦門的白玉琦發誓,這絕對不是他傻,而是一時疏忽!
哼~陽光被城墻擋住了就不能曬鹽了嗎?白玉琦才不會承認自己的失誤呢!
[化石為沙]+[化沙為璃]+[塑型術],白玉琦做出來一面足有臉盆大小的玻璃板。
翻來覆去的看了看之后,突然抬頭問好奇的圍過來看他在干什么的楊鐵牛:“村里有銀子么?”
楊鐵牛一愣,點頭道:“有的,昨日去長安販鹽,收了不少銀鋌……”
“去拿來!”
白玉琦吩咐了一聲之后,就捧著那塊玻璃板往城墻上跑。
楊鐵牛也只好讓楊小山趕緊跑回別墅后的倉庫里,把帶回來那些充作鹽資的銀鋌給搬來。
然后自己也跟著白玉琦往城墻上跑,原本的碳窯被白玉琦弄沒了,他們就算是想干活也干不成,只能緊跟著大老爺看他有什么吩咐,好幫忙跑腿。
楊小山腿腳飛快,很快就扛來了一麻袋長一尺寬兩寸的銀鋌。
銀子在唐朝雖然也屬于貴金屬,可以作為財貨進行交易,但那僅限于一些大宗貨品和社會上層人員使用,民間是不流通的,通常會被拿來打造銀器和首飾,沒誰拿著上街買東西的。
由于這次楊鐵牛他們帶去的鹽幣價值實在太高,長安大戶又想多換一點,所以帶回來了不少換鹽幣的金銀。
白玉琦掏出一根銀鋌瞅了瞅,灰不溜秋的,沒有后世的銀子那么光亮。
上面還刻著不少字,除了鑄銀產地、工匠之類的,還寫著“五十兩”的字樣。
拿在手里感覺還挺沉,白玉琦掂了掂估摸有兩公斤多重,也不管這鋌銀子可能價值六七十貫,直接一個[金屬溶解]給融了,化作一團銀液。
系統賦予的法術就是這么神奇,明明一點都不燙,銀液卻保持著液態的模樣,僅僅只是進行了形態性質方面的轉換。
被白玉琦用[提煉術]、[萃取術]盡可能的提純了一下之后,雖然純度幾個九不知道,可看最起碼上去銀亮多了。
用銀水在玻璃板背面薄薄的鍍了一層之后,立刻就變成了一面鍍銀鏡,光亮的足以把人照的纖毫畢現。
也不理在背后一個勁驚呼贊嘆的楊鐵牛他們,白玉琦舉著鏡子跳上城墻圍欄往下照去,將太陽光折射進被圍起來的鹽場中,調整了一下角度之后滿意的點了點頭,開始大量制造。
為了將鏡墻做的足夠大,所以不得不把玻璃板弄的很厚,還得用[塑石術]給它做上框架固定。
一群人忙活了半天,終于將苦泉鹽場西墻上安滿了一排傾斜的銀光鏡,把初升的太陽光折射進高墻內投射在鹽池上。
可白玉琦左看看又看看,不由皺著眉頭又琢磨起來。
他覺得這樣除了能早點照到太陽,鹽場之內稍微亮堂了一點之外,好像依然起不到什么太大的效果。
堂堂一個神仙出手要就這效果,他“無極仙尊”不要面子的啊?
一揮手讓楊鐵牛帶著村民將鏡子又都給拆了,然后一記大招出手,鹽場的西墻開始轟轟升高、變厚,并且凹陷了下去,變成了一個插在地上的大鍋狀。
然后帶著村民開始制造一面面的弧形鏡子,并將之一塊塊的鑲嵌到東墻凹陷的大鍋之中去,做出了一面超級巨大的“鏡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