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不用說,滿山都是;
“米”雖然沒有大規模進行開墾播種,但無極門名下的邑田原本就已經種植了作物。
所以白玉琦暫時沒有大規模的推廣新的種植方式,一切等到收割之后明年春耕之前再做打算。
“油”在收購了大量的大豆等作物之后,也交予[鼎俎門]弟子建立“榨油坊”,榨取植物油。
“鹽”不用說,“醬”的話,既然能收購到大豆榨油,自然也能收購到蠶豆來制作豆瓣醬,甚至還能釀制出醬油。
“醋”就更簡單了,釀好了叫酒,釀酸了叫醋,工藝差不多。
不過因為唐初糧荒的關系糧食緊張,白玉琦短時間內并沒有打算上馬蒸餾酒的計劃,所以自然也就釀制不出米醋,類似的果醋還是可以釀制一些出來的。
這么一來,就極大的豐富了[鼎俎門]可用的調味料,使得大唐往大吃貨帝國的道路上更邁進了一小步。
總的來說,目前庫峪城除了少量物資可以自產之外,基本上走的還是“來料加工”的形式。
利用苦泉鹽場產出的大羅鹽寶,大肆收購五湖四海的物資,什么都買還什么都要。
只要大唐十道各府各州對鹽還有需求,就不愁沒錢收購物資,然后將收購到的原材料進行深加工,再賣出去。
隨著終南山無極門,這種壕無人性、蠻不講理的收購行徑傳播開來。
引的大唐境內的各方商賈是四方云集,不遠千里的往終南山下的庫峪仙市販運各色貨品,然后再從庫峪仙市中采購各種稀奇的天工產品,銷往四方州府郡縣。
正因為庫峪仙市的“收購部”,什么都買、什么都要,所以只要你有本事把貨品運來,就算不遠千里拉一車石頭來,無極門的采購部都收。
一旦看中了某種貨品,甚至還會跟商人簽訂一種,名為“供貨契約”的協議長期采購。
不過白玉琦穿越一趟,可不是為了跑到大唐來掙錢的,他要那些開元通寶有個毛用?
之前一直宅在終南山中種田搞發展,主要還是因為名下的無極門勢力太弱、基礎太差,根本就無法實現他的目的。
所以與其早早的出去浪,然后遇到各種讓人焦頭爛額的問題,還得罪大唐本土的世家門閥弄的與世皆敵,還不如茍在庫峪城里猥瑣發育,等到神功大成再一舉出山橫掃天下。
以白玉琦的性格,可不喜歡玩什么陰謀詭計,去跟那些世家門閥勾心斗角,到時候還弄出什么恩怨情仇,搞出什么快意恩仇的狗血劇情來。
那種發展路線可不符合他神仙的人設,要玩就玩陽謀大勢,堂堂正正的碾壓任何抵抗勢力,以勢壓人的告訴他們,要么臣服要么滅亡。
這也是他跟李世民在星紀殿秘議時所說過的話,要和諧不要動亂。
你給我一份信任,我還你一片朗朗乾坤,到時候你得你的皇道功績,我收我的信仰功德,咱哥倆攜手并進各取所需!
可能是因為白玉琦給李世民畫的那張餅實在是太誘人,李世民也不知道怎么就被忽悠瘸了,還真信了他那番說辭,盡可能的給了他最大的信任,讓他放手去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