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咱們的雜交水稻沒辦法在這邊種植,一到接穗期就會莫名壞掉爛掉,具體的情況你可以在跟我們詳細說一說嗎?”
這事王舒月不怎么清楚,正要開口把情況簡短的說一下,接到呼叫的高遠騎著紙鶴,氣喘吁吁的沖進食堂。
“高遠拜見上仙,聽戰風上仙說有水稻專家過來,可是真的?”心里一直關心著糧食這是的高遠及喘著粗氣,欣喜問道。
王舒月同兩名專家對視一眼,笑著說:“千真萬確,就是你面前這兩位教授,他們是水稻方面的專家,吳教授和錢教授。”
教授?
這名字好生奇怪。
高遠一邊在心里小小吐槽了一下,一邊欣喜的轉向兩位專家,抱拳行了個大禮!
“小的高遠,參見兩位專家教授!”
“這、這.......”兩位教授哪里見過這樣的架勢?不知所措的又站了起來,不太熟練的拱手作揖。
氣氛稍顯尷尬,何瓊忙上來打圓場,王舒月也示意大家去行政大廳那邊說。
馬上工人們就下工了,到時候食堂里人滿為患,不是個說話的好場所。
于是,眾人轉到行政大樓。
看著這現代化的建筑就建在原始的山脈之中,年長些,已有六十歲的錢教授感慨道:
“看到你們這些年輕人,我就想起了七八十年代,我下鄉插隊當知青的時候,那個時候,祖國的年輕人們也是這樣,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當中。”
他沖王舒月豎起大拇指,“年輕人,你了不起啊,以后這里的老百姓,都會感激你們的。”
吳教授深有感觸,負手看著遠處延綿不絕的山脈,贊嘆道: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咱們的年輕人們,都是好樣的!”
王舒月:“......”
她真沒有這么高尚,她就是想搞錢罷了。
“兩位教授太抬舉我了。”王舒月很認真的推辭道。
兩位教授卻以為她是謙虛,心里對這個年輕小姑娘的好感更上一層。
嗯,這種美麗的誤會,就讓它繼續保持下去吧。推辭不過的王舒月笑著請大家在小會議室坐下,讓高遠把雜交稻的情況仔仔細細告訴兩位專家。
身為當事人,高遠的話顯然更有用,這場談話談了足足一下午,兩位專家就目前的情況,做出了初步的排除計劃。
早在專家過來之前,高遠就找王舒月等交換生取過經,當得知提前育苗再插秧的辦法可以提高產量后。
他就用陣法,琢磨出了一個溫室大棚,由村里幾個有點微薄修為的村民維護。
相當于,把靈力轉化成陣法的電源,持續為陣法內的細苗保持合適的溫度。
高遠一直對雜交稻不死心,所以溫室大棚里,一共培育了兩種稻,一種是藍星的雜交稻,一種是本土的靈稻。
眼下,這個大棚,正好為專家提供了研究的母本。
次日清早,送走繁忙的何瓊,王舒月這個唯一的“閑人”,取出寶扇,帶領兩位專家,前往東余村進行實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