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太多的話我就不說了。
你是一國之君,考慮的比較全面,我就一介武夫,還是帶兵打仗為主。
我會替你保密,你也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金王已經‘叛逃’,我也不能再耽擱了,現在我就去做準備,連夜我就發兵。“
皇帝沒有阻攔,他是文明社會的兵王,兵貴神速的道理他當然懂,退敵最好的辦法就是出奇兵。
......
皇宮這邊發生了什么,三月根本沒有關心。
但還擔心廖漢生來找自己呢,到時候見面有多難為情。
自己穿越過來就成了他名義上的媳婦,還沒有見面他就失蹤不見,但是三月就有所考慮,是不是他嫌棄自己。
現在人家當了皇帝,還會來找自己嗎?
不來最好,免得見面尷尬,就是他真的來了,自己也不會輕易的讓他占到便宜,皇上又如何,本小姐不高興,一樣把你拋棄,大不了讓他寫上一份休書,休了自己才好呢。
三月相通一切,心里也就不惦記這碼事,日子還得過呀,該忙自己還得忙呀,畢竟一幫人等著自己吃飯呢。
三月恢復了平靜,按部就班的按著自己的計劃施行。
不知不覺中,三年已過。
學堂早就修建完畢,來上學的孩子也越來越多。
幾個年級都人滿為患,私塾先生也都滿了名額。
三月給出的條件很好,銀子給的多不說,還幫私塾先生們在縣城里構建了集體的宿舍,每個先生都有了自己的住房,可以帶家人一起住的那種,樂得私塾先生們嘴都合不攏,安下心來,認真的授課。
鄭大美脫離了學堂的管理,自己獨擋了一面,帶著廖家姐妹,美容產品做得有聲有色的,產品很快的就打開了市場,各地的名媛小姐都慕名而來,開開店鋪,就有人登門,鶯鶯燕燕的門可羅雀。
三月把父母也接了過來,陳氏主管食堂,蘭父成了學堂管家,妹妹五月上學雖晚,但也是勤奮好學,一心鉆進了知識的海洋。
弟弟小寶也不算差勁,學習之余還跟著幾個外甥練起了拳腳,天天笑掛在嘴邊,連睡著了都偷著樂醒。
廖家村的老鄰居周志一家都搬進了縣城,兩個孩子都上了學堂,周志媳婦幫著陳氏打理著食堂,周志被三月安排進了工廠。
提到工廠,不得不說三月的眼光,從一塊制作粉筆的模具,已經發展成了規模,粉筆在這個社會絕對的是新奇的東西,深受私塾先生們的喜愛,隨寫隨擦,方便了教學不說,還大大的縮短了課程的授課時間。
先生很快就掌握了粉筆的妙用,在教書界迅速的傳開,外地的私塾都到縣城來現場觀摩,下了大量的訂單。
不光粉筆銷量好,黑板也跟著風靡了一把。
三月的工廠也擴大了規模,鉛筆、小刀、文具盒也陸續的推出,成了這個社會文化用品的開拓者。
轉眼又是五年過去,孩子們也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小東、小西都成了翩翩美少年,功課好不說,功夫也沒有落下,雖然姚文魁一直在邊關平亂,但有鄭鐵林這個二師父經常的過來授業。
小南、小北也出落得亭亭玉立,知書達理,賬房管理的更是不錯,從來就沒有讓三月操過一點心,羨慕死了,陳氏和廖家婆婆。
小五一心苦讀,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學習上,8年寒窗,積累的知識不比先生們少多少淵博。
小貓相互上了醫術,整天的嘴里不是李時珍就是叨念著華佗,房間里都是一些關于醫術的書籍,除了《本草綱目》還有三月在空間超市里拿出來的《學醫者說》,當然不是現代的裝訂成冊,一看就是三月手寫抄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