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小的,那些大豪族就不會有動作了?”周倉不明白,這樣有什么區別。如果沒區別,為什么不選擇大的,明顯大的更肥一些。
“當然不能保證,所以我們需要裹挾更多的百姓,作為我們的籌碼。”戲志才搖頭,“至于說差別也很明顯,大豪強一直都在找借口吞并小豪強,我們幫忙,他們更加樂意,就算礙于面子去支援,也會留下足夠的時間給我們行動。”
反正最后:不是我沒有盡力,而是我‘盡力’了,卻沒有能在賊人動手前抵達。
‘盡力’和‘盡量’這兩個詞就很官僚,看起來是給出肯定的回答,實際它沒有回答。
人有力窮時,硬件條件不允許做到,那‘盡力’了但做不到,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也就是說,對方什么都沒有承諾,那自然也別指望能等到什么,最多一句‘對不起’。
“軍師,只是這樣下去的話,各郡都要被大豪強把持。我們對地方的掌控,也會變得更加困難。”黃忠提醒道。
“那也是我們正式起兵之后,也就是幾年后的事情。”戲志才搖頭,“幾年后,我們到底發展到什么程度,誰知道呢?換個角度,正因為土地幾乎都給幾個豪強包圓,我們打敗他們,能得到的土地也就越多!”
反正按照張鈺的思路,以后正式開戰,扣除主動投奔的豪強之外。
其他的豪強只要抵抗過,那么就全部滅掉。
滅掉幾個,那么以后再攻打其他州郡,各地豪強都會清楚怎么做。
就算全郡的豪強都投降,也有很多的辦法,可以慢慢從他們那里,把土地和錢糧給壓榨出來。
具體的手段,張鈺已經在泰山郡表演過。
張鈺很有耐心,他今年才十九(虛)歲,他可以一年一個郡慢慢想外推,慢慢消化好了,再進一步擴張。而不是想著先把各州郡打下來,然后稱帝,之后再慢慢想辦法消化。
一口氣吞下太多的州郡,能不能消化可不一定。
就看當初綠林那幫家伙的下場,便知迅速擴張地盤,也未必是好事。
“元福,你怎么看?”黃忠看向周倉,不僅因為這是他副將,更因為他是張鈺弟子。
“軍師說得有道理,我們就遵守。”周倉沒意見,“義貞(倪兕表字),有什么辦法沒有?”
主要還是倪兕的腦子比他靈光,和廖化一樣,都是文武兼備的類型。
“你都沒有意見,我能有什么意見?”倪兕搖了搖頭。
周倉好歹是軍候,他只是屯將,只是現在掛著屯將的名頭統領數千士卒。
就算這樣,也沒有自大到,能夠隨意插嘴軍議。
更別說杜遠,從剛剛開始一直都是背景板。
還有三五個,官兵那邊投降過來的軍官,其中一人還是縣尉。
不過作為降將,這三五人當然也是乖乖閉上了嘴。
傻子都看得出來,這根本不是什么趙慈舊部,最好別亂提建議。
“那就這樣,今晚大家好好休息,解散!”黃忠見狀,當即大手一揮宣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