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烏桓突騎,卻并非烏桓人組成的騎兵。就如同護烏桓校尉,并非烏桓人擔任一樣。
張純以家人的安危要挾,不得不就范。再加上后續許諾大量好處,這才乖乖跟著造反。
進可沖鋒退可射箭,唯一的缺點,便是這支騎兵,其實是重騎兵這點!
甲胄會拖累追擊的速度,這意味著他們追擊不到公孫瓚。而只要他們累了,公孫瓚就會調轉馬頭,嘗試進行第二輪投擲。
與此同時,步卒方陣其實也已經戰到一塊。
以田楷和嚴綱為主的步卒迅速分開,給騎兵讓出一條路。只要騎兵沖過去,他們就會立刻合并起來,然后以長槍和盾牌抵擋烏桓突騎的沖鋒。當然有個前提,那就是對方允許他們那么做!
“該死的……”打到這里,張純也明白,自己奈何不了公孫瓚,而后者也奈何不了自己。
雙方目前就打出了個五五開的局面,繼續下去,很大概率是體力耗盡,然后暫時罷兵。
就算是這樣,他也非常不爽。自己親自出面挑釁,結果只能打給平手,這怎么能忍?
只是作為一個合格的將領,他更清楚。繼續下去,自己麾下的士卒,可能會更早一步耗盡體力。
雙方的甲胄重量并不同,就算士卒還有體力,馬匹也撐不住。
索性放慢速度,嘗試引誘對方再來一次投矛。同時,也是為了最大限度保存體力。
“學聰明了?”公孫瓚看向對方,只能說張純看穿了自己的意圖,知道自己是在拖垮對方的體力。只是他估計根本不明白,自己這樣拖延時間是為什么。
做戲做全套,公孫瓚還真就率軍前去沖鋒,做出要第二次投矛的姿態。
就在這個時候,他的眼角掃了一眼地平線,主要是那邊有些動靜吸引他的注意。
隨即淡淡一笑,那家伙怎么才來?
張純這邊的目光在前面,注意力也在公孫瓚這邊。騎兵的交戰稍縱即逝的,戰機把控非常考究。
對方沖過來,張純現在只想著如何狠狠削掉公孫瓚一層血肉下來。
如何削,那當然簡單,對沖就好!于是舉起手中長槍,虛空轉了一圈,然后遙指前方!同時,大喊一聲“全軍,隨我沖鋒”!
一般來說,上千人可以喊一下,幾千人那就需要傳令兵。
上萬人,那應該就需要軍樂隊,通過不同的軍樂來執行命令。
還有個簡單的,那就是兩三千人的情況下,主將以長槍作為信號進行示意。
騎兵迅速調整為錐形陣,然后開始朝著敵軍沖了過去。
看起來是以命換命,實則重騎兵懟輕騎兵,公孫瓚腦子沒毛病,就知道應該快點散開。
真的撞到一起,那么他這邊損失肯定重大!
“哈哈,張純小兒,你中計了!”卻不想公孫瓚大笑,率軍迅速掉頭移動,反正就是不和對方硬碰硬。
張純聞言一愣,先是不解,隨即下意識回頭看了一眼。
之前專心對付公孫瓚沒注意到,現在感受到了,有一支騎兵,在他正后方,朝著這邊殺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