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漢人就在那邊扎營?”山林之中,來自武夷山的彭虎看向身邊的族人。
“的確,漢人最先在這里扎營,才逐漸向武夷山推進。就算現在,這里依然有數千士卒在駐守。”族人點頭。
開拓軍在這里駐扎一年多,那么大的動靜當然隱藏不住。是以張燕可是親自率軍,在這周圍五十里掃蕩過一遍,確認沒有敵人,才逐漸推進。更別說,這里還有四千士卒留守。
問題這里既然不是前線,那么當然也不可能是什么精銳。地方守軍是什么情況,他們在武夷山生活那么多年,又怎么會不知道?更別說,這次下山,他們帶了八千人!
整個武夷山脈,幾個部族前前后后三十幾萬人,男女老幼從小就學會戰斗。畢竟叢林環繞,什么毒蟲猛獸都有,如果連打獵和戰斗都不會,那么根本活不長。
“既然敢攻打我們的祖地,就要讓他們付出代價!”彭虎點頭,在他看來,或者說在他們看來,只要把這里打下,那么前線的軍隊就會失去補給線,最后只能撤退。
只是來的容易,退回去可沒那么容易,留守在家里的十多萬族人,會讓他們知道厲害!
是以對于官兵的探查,他們甚至都沒有阻攔,就是要他們殺進來,到時進的來出不去!
“少族長,我們什么時候進攻?”身后有族人詢問。
“不急,我們晚上再打!以前和漢人打仗,我們都清楚,那些漢兵只要到了晚上就說明都看不到。想辦法滅了他們的篝火,他們就是瞎子,而我們卻能能殺死他們!”彭虎早有計較。
越人并是野蠻的民族,第一把鐵劍就是越人打造出來的。
就說后世的龍泉,就會稽以南。歐冶子鑄劍之地,也在那里。
長期居住在山林,山越為了補充鹽分只能吃動物的肝臟,喝動物的血。然后發現動物的肝臟,能讓他們在夜間也能看得清楚。
通過夜襲,再加上山林的掩護,他們就是叢林里面的幽靈,官兵的噩夢。
這也是大漢,為什么四百多年,一直沒有在武夷山脈這條線上,建立起城池的原因。
“順便在山林里面布下一些陷阱,我們撤退的時候,就把他們朝著陷阱方向引。黑漆漆的夜晚,看他們死不死!”彭虎冷笑。
山越最可怕的不是夜間作戰,而是山林作戰。只要官兵膽敢進入山林,就會有層出不斷的陷阱,和不知道哪里冒出來的伏兵。
強弓強弩在這里比不上半石的軟弓,拉弦更快射擊迅速才是關鍵,威力大沒用,到處都是樹木,箭矢飛個十來米,可能就被某棵樹給擋住。
長兵器意義不大,刀盾才是王道,但是南方的山林很悶熱潮濕,所以適合輕甲甚至是藤甲。
潮濕的環境,也意味著不太容易被火攻,尤其是夏季和秋季,雨水非常充沛。
舍棄盾牌,用雙刀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遠程武器方面,扣除獵弓之外,標槍也適用。
最后是千回百轉的山林,沒有熟悉的人帶路,就會迷路。
只要迷失在山林里面,士氣就會蹭蹭的往下掉,在崩潰的時候,伏兵就會突然出現。
實際上山越在和漢兵作戰的時候,就會有意識的把官兵朝著山林的深處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