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旁邊的人也興奮的說道:“我來!”
然后,一個簡單的小賭攤就在街邊開始了。
朱翊鈞掃了一眼,笑著搖搖頭沒有說話,刷的一聲打開手中的折扇,邁步就向里面走了進去。
他走到銀箱的旁邊,伸手拿起一個銀錠子,翻過來看了一眼,底下沒有年號。這不是大明朝的官銀,而是私自鑄造的銀錠子。
朱翊鈞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大明朝有錢的人,藏銀的這種惡習實在是沒有辦法。
通常一個人有了錢之后,他們會干兩件事,一個是買地,另外一個就是挖地窖存銀。
買地這個危害就已經足夠大了,他們從百姓身上搜刮銀錢,沒有想著去發展生產力、去推動科技的進步,反而轉而去搜刮老百姓的土地。這對發展沒有一點的好處,對百姓的壓迫倒是越來越厲害了。
把銀子藏起來那就更加可惡了。銀子這種東西只有流通起來它才是錢,流通不起來它就是一堆金屬而已。這也是為什么從明朝中期之后,大量的白銀流入,貿易順差那么大、但是國內的經濟環境越來越來越差的原因。
這些錢現在都歸自己了,回頭搞幾個大工程。
你把東西賣出去,錢賺回來總要做點什么事吧,這些錢,朱翊鈞準備拿出去大搞基建。
一方面給老百姓一個好的基建,讓他們能開墾更多的土地。另一方面也能夠讓他們增加收入,現在給朝廷做工已經成了很多地方老百姓的收入來源,每年農閑的時候都要去大賺一筆。
朱翊鈞準備把這種好習慣一直堅持下去,基礎設施建設什么時候都不能停,朱翊鈞心里面有數,畢竟自己是從一個基建狂魔的國家穿越而來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句刻在骨子里的話,“要想富,先修路。”
這一次搞來這么多銀子,拿去修河堤,朱翊鈞相信會帶動一大批商戶的發展,尤其是那些做建材的。
不過貨幣改革迫在眉睫,鑄造錢幣要提上日程了。
以后只有朝廷鑄造的錢幣能流通,除了朝廷鑄造的錢幣以外,其他金銀銅鐵什么的都禁止流通。
也不知道這一次搞出來的銀子夠不夠?實在不行,還得要想辦法。
現在的大明銀本位暫時是夠用了,金本位的話可能還要再等一等,畢竟大明的黃金也不多,銀子的話可能還能找到一些。
將銀錠子放下,合起折扇,朱翊鈞繼續往里面走。
一路上走過去,他看到了很多很多的好東西。
古玩字畫這些東西都已經算得上是尋常了,地契房契也是一大堆。當然了,也少不了各種各樣的女人。
朱翊鈞看著面前站成一大排的穿得花枝招展正在各種嚶嚶嚶的女人,臉色有些難看。
他伸手把旁邊的影衛招呼了過來,問道:“怎么回事?”
一邊的影衛有一些尷尬,沒有遲疑的說道:“陛下,這是小妾。”
“這是小妾?”朱翊鈞指著眼前這群女人,怒聲道:“你們是怎么辦事的?難道你們已經膽子大到要欺騙朕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