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
俞大猷兩人各自冷哼了一聲,隨后便不再說話了。
事情定下來之后,俞大猷兩人的關系也就緩和了下來,晚上一起吃了一頓飯,喝了一頓酒。
第二天一早,俞大猷兩人的關系就和好如初了。
劉顯帶著人馬離開了宣府,俞大猷不計前嫌帶著人親自把他送走了。
宣府這邊的事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與此同時,遼東這邊也迎來了一群客人。
戚金走進大帳,看著正在寫寫畫畫的叔叔,有些神情復雜的說道:“大帥,他們的人到了。”
聞言,戚繼光放下了手中的筆,抬起頭笑著問道:“來的是誰?”
自從上一次打了勝仗之后,明軍就一直在狂飆突進,腳步飛快的向前走。
草原上根本就沒有什么力量能組織起像樣的抵抗,董狐貍一路狂奔逃命去了,整軍之后也沒敢再回來。
顯然之前的那一戰給董狐貍的心理壓力實在是太大了,之前那么多人的大軍、那樣的情況下都沒有打贏,現在帶領著殘兵敗將想要打贏明軍根本就不可能。
在這樣的情況下,逃跑是董狐貍唯一的出路。
這也就使得明君在后面追趕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花費什么力氣,就把周邊的蒙古部族收了。
所有的蒙古部落基本都是望風而降,如果放在以前這絕對是一件不可接受的事。
可是過了這么多年了,這些蒙古部族和大明之間早就已經有了默契,他們也不是第一次干這種事了。
在遼東,其實就有很多蒙古人,大家對于投降大明根本就沒有什么心理抵觸。
當明軍來的時候,這些蒙古部族很果斷的就選擇了投降。尤其是在確定了大明軍隊不會對他們燒殺搶掠之后,這種投降就更快了。
戚繼光的軍隊一向都是以紀律嚴明著稱,這一次在遼東作戰就更是如此。
戚繼光下了嚴令,任何人都不準劫掠。
對于皇帝的一些政策,戚繼光心里面很清楚,這一次拿下蒙古草原之后,更重要的是經營。
戚繼光已經和內務府的人聊過了,內務府那邊甚至拿出了開發計劃,這份計劃在京城的時候就已經準備好了。
看過之后,戚繼光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
嘆為觀止!
戚繼光從來都沒有想過這里面還有這么多的事,根本沒有想過在蒙古居然能把事情做到如此地步!
整個計劃從最開始的實施,到最后,每一個時期的目標全都制定的非常完整。如果按照這個目標去執行的話,肯定能收拾草原上的人心。
想到這里,戚繼光笑著說道:“你不必緊張,這次的事到這里也就差不多了,沒有什么大戰可以打了。”
戚金無奈的說道:“大帥,我不是緊張,也不是失望。我沒想到他們這么快就要投降了,居然連一戰都不打!”
這是戚金失望的地方,你們這些號稱能征善戰的馬上民族的彪悍蒙古人好歹和我打一仗啊!
嘖,投降得實在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