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有任何交戰經驗的秦清,對北疆形勢卻是了如指掌,這源自于她從小便在秦廣秦暉身邊,耳濡目染聽的多的,其見解往往不是其他人可以比擬的,
只聽她忽然道:“敵軍西北三百二十里,才是北夏的邊境重鎮旌風城,東北四百里,是落日城,眼下敵軍如此深入,補給線如此之長,已然犯了兵家大忌,這其中肯定有問題。”
恒宣皺眉道:“這一點大家都能看出來,關鍵是眼下敵軍勢大,咱們的游弩手無法探取敵軍后方情報,導致咱們現在像是瞎子一樣,雖然敵我心里都明白,咱們不可能和北夏精銳正面硬碰,但我們得搞清楚,他們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秦清沉吟片刻后,轉身看向父親秦暉,
“這一點是必須要搞清楚的,無論冒多大的風險,敵軍呈扇形布陣,東西延伸長達二千八百里,騎軍可不是這么布陣的,所以我懷疑,他們這么做,很可能就是為了阻止我們繞到他們后方,不然的話,沒有必要將戰線拉的如此之長,
我建議,甲子營出動六十人,分東西方向,繞過北夏大軍前沿陣地,摸清楚他們背后到底在搞什么鬼?”
霍青聞言,深吸一口氣道:“這么一繞,可是近兩千里的路程,不但要趕時間,還需應付北夏軍陣中的高手,一旦被發現行蹤,引來敵軍圍剿,必是有死無生之局,雖然風險極大,但是我贊成小姐說的。”
“我也贊成,”烈開向前一步道:“此番兩國交戰,我大同府壓力最大,一招失了先手便是滿盤皆輸的局面,大同府一旦有失,國將危矣,小姐此言,值得冒險。”
“我也贊成!”
“屬下愿往!”
.......
眾人紛紛請纓,望向主位上的秦暉。
事實上,秦清所講,全都與秦暉心中所想不謀而合,要么說父女同心呢?
正因為秦清常常會聆聽爺爺與父親之間探討軍情,時間久了,思路也就跟著一樣了。
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父母與子女的說話方式、行為習慣都很相似。
沉默半晌后,只見秦暉緩緩抬手,道:
“東路由風寒帶隊,蕭綸,竇伏威,聶無懼,刑無心,曲柔清,公孫甫,楊夜菱,宇文顯,烈開,姚宗道,單清萍,孔淵,墨軻,霍青........”
“西路由項翦帶隊,恒宣,封元春,倪坤,藍解語,卓子離,甘辛妹,夏小荷、張啟圣,米雅,鐘文聘,左棠,呂瓊,徐平安........”
“此番北上,仰仗諸位了!”
“屬下領命!”
眾將轟然應諾。
“等等!”秦清忽然道:“前天便有游弩手來報,蘇御以一人之力拖延北夏大軍南下達四個時辰,我舉薦蘇御同去。”
“小姐,你這是什么話?那小子我可看他不順眼,我不愿與他同行。”
“呵呵.......一個游弩手干這種差事?難道我北疆無人?”
“那小子也就是裝象挺有一手,干這種精細活,還得是我們。”
這些話,任誰都能聽的出,大家這是不愿蘇御去涉險,畢竟此番北上,深入敵軍腹地,危險程度難以估量,就算他們這些人里各個都是第一流的強者,但就連他們自己也不清楚,自己能否活著回來。
“你們別說了,”秦清斷然道:“蘇御現在是我半個秦家人,沒理由讓他躲清閑,他若是死在前線,我終生為他守節便是。”
說著,秦清朝著秦暉躬身揖手道:“父親,女兒無能,修為低下,不能親上前線為父解憂,便由未來夫君頂替女兒北上,還請父親恩準。”
事實上,蘇御的能耐,隋棠早就在北疆高層宣揚遍了,孔淵又添油加醋不少,何況前日,數不清的軍報傳入大帳,都是關于蘇御在北夏軍陣前反復橫跳的光輝事跡,
所以現在大家都已知道,蘇御不僅僅是擁有仙劍的龍門境大劍修,還是擁有本命字的儒家弟子。
而秦清之所以舉薦蘇御,原因很簡單,她想讓所有人都知道,秦家三代之中,還有雄才。
秦家穩,北疆就穩,蘇御想要服眾,在北疆站住腳,還得拿戰功說話,她心里雖然也擔心蘇御的安危,但對蘇御逃命的本事卻是很有信心。
一直沒有開口的袁淮安袁先生,此時也點頭笑道:
“此子可去。”
秦清聞言大喜,她知道,袁先生點頭,父親多半不會拒絕。
果然,秦暉猶豫片刻后,看向身前的女兒,
“小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