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學,準確的說,今年起,應該叫做國子監,大唐唯一的教育行政機構,也算是大唐的最高學府
監內,有祭酒一人,丞一人,主簿一人,負責學生學習成績和學籍等具體事宜,除了這三人屬于行政管理者以外,還有教師二十四人。這二十四人,算是全職教師,按照資歷、能力分為了助教、教習、博士,他們才是真正教育三百名大唐貴族子弟的老師。
陸爽的叔公吳縣男陸德明正是這些教師里面的一員,更是品級最高的國子博士,負責教育經學。
經書的基礎是《詩》、《書》、《禮》、《易》、《春秋》和《五經》,經過各學派間的長期分化、傳承而演變到了唐初,已經出現「六經」、「七經」、「九經」等體系。
老爺子一如往常顫顫巍巍地游走在各間教舍之外,到了這個年齡的他教授學生以及不是主要工作,聽聽朗朗讀書聲是他最大的樂趣。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子曰,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呼!”
“......”
身邊的教室里,誦讀論語的聲音不斷傳來,靠在柱子上休息的陸老爺子一臉微笑。他的雙眼微瞇著看著不遠處,像是看到了大唐的蒸蒸日上,看到了文治教化。
停留了許久,陸老爺子才繼續邁動顫顫巍巍的腳步朝著辦公室走去。
大唐尊老,再加上陸老爺子是少有的經學大家,他的辦公桌自然在辦公室的最里頭。
剛走到門口,老爺子便看到了十分熟悉的一幕。
一個教習拿著課本正在和另外一個教習爭論著。
“某這斷句絕對錯不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某的老師曾經就是這樣教某!”
“某認為不對,應該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這樣的場面,老爺子由衷喜歡。經學,乃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教習想要把前人的智慧教授傳遞給學生,自然就應當認真體會前人的思想。若是做老師的都不能體會深意,如何教書育人?
顫顫巍巍走了兩步,陸德明笑著道:“怎么,你二人又在討論斷句的問題?”
教習甲拱了拱手道:“陸前輩,安好!某這斷句明明沒有問題,他非要和某爭!”
教習乙拱了拱手道:“前輩,您安好!他這斷句,某曾經也以為沒有問題,可后來越品越覺得不是味道。咱們教習發現了疑惑若是不解決疑惑,就直接教授給學生,教對了還好,要是錯了,咱們有臉面面對先輩?所以,咱兩又起爭執了!”
“免禮!”
陸德明抬了抬手,笑著道:“又沒責怪你們!有爭執,說明你二人在用心,這才是我等教書育人的本分。至于爭執,或許不日老朽能幫你們解決這個問題!”
兩位教習微微一愣,隨即驚嘆道:“真的?您找到了斷句的方法?”
陸德明笑著點了點頭,也不再多言語,緩緩朝著自己的辦公桌走去。
......
東宮,原本屬于李建成的宮殿而今已經換了個主人。
說起這位叫做李世民的新主人,算是大唐歷史上唯一一個即將在東宮住上四年的皇帝,誰讓他怕再背上個趕老皇帝出太極宮的不孝罵名,誰讓老皇帝不懂事兒不把房子讓出來讓二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