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磕頭之后,就匆匆告辭別去。
離開土地廟,蘇教頭立即召集民壯中的心腹好手,蘇堡正和蘇倉正也派自己的兒子帶著幾個心腹家丁,披掛整齊,前去和蘇教頭匯合。
大槐堡三戶蘇家旁支,有蘇家傳修行方法,又有足夠的錢財供養,培養幾個氣境好手還是沒有問題的。
除了蘇教頭兒子年紀不夠,火候不足之外,蘇堡正和蘇倉正的兒子當中都各有一個氣境好手。
短短小半個時辰時間,蘇家人所能調集的全部力量就集中在了曬谷場上。
聞訊趕來的李夫子和李副教頭粗粗一看,蘇家人竟然能調集出三個氣境好手,二十多個體境后期的精兵,臉色越發難看。
這二十個精兵,人人都穿著內嵌鋼片的皮甲,有人手持長槍,有的身背刀牌,更有人背著重弩和短刀,而且他們人人有馬!
當然,除了三個蘇家氣境好手之外,其他人的馬,都是平日里要拉貨干活的馱馬,而非戰馬。
三個蘇家氣境好手,都穿著合身的皮甲,腰胯長劍,手持長刀,戰馬上更掛著硬弓和法箭!
這三人身上的皮甲乃是妖獸皮鞣制而成,防御力不輸一般鐵甲,又有著皮甲的靈活輕便。
集齊后,蘇家人跨上馬匹,向著堡門疾馳而去。
這二十多騎,離開大槐堡后,又分作三股,向著不同的烏堡馳去……
接下來幾天,陸陸續續有上百蘇家人來到大槐堡,陳元來之不拒,讓蘇堡正自己安排。
蘇家三人先將這些人安頓在自家宅子里,又召集匠人,興建屋舍,再加上陳元要建陳家祠堂,學堂,武館,大槐堡里的匠人根本不夠用。
蘇教頭又帶人去了一趟縣城,帶回來兩支加起來有數十人的匠人隊伍。
這些匠人抵達后,大槐堡很快就化作了一個大工地。
蘇家人占了大槐堡之后,曾經將堡子擴建過一回,將堡子的北墻和西墻向后移了上百米,擴建之后,堡子的北邊和西邊,就有了不少空地。
雖然這些年,蘇家人為大槐堡招募了不少丁口,但堡子的西邊和北邊依然有很多空地。
這些空地,原本全都屬于蘇家,別人想要在這些地方蓋房,都要經過蘇家同意,現在它們自然已經是陳元的財產。
陳元將西邊空地劃給了蘇家人,將陳家祠堂選址在了北邊空地上,他還計劃圍繞這祠堂建七座院子,讓陳家人都搬過來。
對于堡子里涌入大量蘇家人,李夫子憂心忡忡,他數次找到陳元勸諫,可陳元總是笑而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