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訂沒破百……
一個月前,李知愚終于再次返回了峴州,據說當時連峴州按察使和提督學政大人都親自前往碼頭迎接,另外,巡撫,布政使,州都督家的公子少爺也去了不少。
下船之后,李知愚就被提督學政蔣大人熱情的邀請去了自家在慶龍城的別院蔣園居住。
在陳元閉關的這段時間,李知愚已經在蔣園舉辦了兩場文會,峴州文士們都以能收到蔣園李知愚的請帖為至高榮譽。
李知愚的這第三場文會主旨是提攜青年才俊,邀請的都是三十歲以下的文壇新秀,江子瑜作為曾經的盤龍府第一女才子,也在受邀之列。
作為女子,江子瑜參加文會時,必須有人相陪才行,陪伴的可以是長輩也可以是兄弟,除此之外,就只能是已婚或者未婚的夫婿了。
江大人此舉目的昭然若揭。
聽說參加詩會,陳元頓時就眉頭大皺。
這些年,陳元雖然讀了些書,但他讀書的目的性非常明確,就是為了科舉,混個出身,至于詩詞歌賦這種不打糧食的東西,他并不感興趣。
別說讓他去參加文會,就算是去參加個秀才們舉辦的宴會,飲酒對詩都能讓他頭禿。
不是完全不會,但水平就相當一般了。
……
回到府里,陳元趕走了何明,獨自坐在小樓上,思考如何應付后天的文會。
聽何明說,李知愚前兩次文會受邀的都是峴州文壇巨匠。
而他舉辦的的第一場文會,江子瑜就和江大人一起去參加了。
讓陳元有些意外的是,江大人在峴州文壇的地位,竟然舉足輕重,遠比他的官位要高的多,江子瑜熱愛詩詞歌賦也是受了乃父的影響。
那場文會中,大多數受邀的文壇前輩,都和江大人一樣,帶著自家的門人弟子,前去見見世面,何明也跟著自家叔叔混了進去。
聽何明說,江子瑜在那晚的文會中,出盡了風頭,所做的詩詞,是當晚為數不多的幾個受到李知愚盛贊的年輕人之一。
得到李知愚的盛贊,就算江子瑜是個男人,又或者是個長相平凡的女人,都已經足夠聲名鵲起了,更何況她還是個萬里挑一的大美女!
從那次文會之后,江子瑜盤龍府第一才女的名頭,就有往峴州第一才女升級的趨向。
也許是因為太受關注,江子瑜并沒有參加第二場文會,讓不少人大失所望,但這也讓更多人的胃口被吊的更高……
陳元不難想象,如果自己以未婚夫婿的身份,陪伴江子瑜參加這第三次文會,將會受到多大的壓力。
陳元雖然不是個勝負心很強的人,但明擺著要去當靶子,成為眾矢之的,他也是一萬個不愿意,真不知道江大人此舉到底是什么意思。
不過,盡管聽何明說明情況后,心里已經后悔的要死,但陳元卻并不打算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