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此時正是初秋,還看不到紅葉。
馬車停在蔣園側門前的場院中,陳元掀開門簾,當先下了馬車,又伸手將江子瑜扶了下來。
江子瑜剛一出現,就引起了正站在蔣園側門口迎客的幾個年輕人的注意。
今天文會邀請的是峴州文壇年輕一輩的佼佼者,李知愚和蔣學政自然不會出來迎客,迎客的是李知愚的幾個學生和蔣學政的幾個子侄。
幾個年輕人看見江子瑜先是一喜,隨后,他們看清陳元牽著江子瑜的柔荑,扶她下車的動作,頓時臉色一黑。
就算是江子瑜的親哥哥,也不能在大庭廣眾之下,牽她的手,再說,這些人早就打聽清楚,江子瑜根本就沒有年齡相近的哥哥或者弟弟,所以陳元的身份,自然不言而喻。
江子瑜下車后,微微用力,從陳元手中抽回了自己的手,臉色有些微紅。
兩人來到大門前,江子瑜主動的和幾個迎客的年輕士子寒暄了起來。
幾人沒說兩句,其中一個面皮白凈,五官柔美的士子就問起了陳元的身份。
從幾人的寒暄中,陳元知道,此人乃是蔣學政的三公子。
不等江子瑜開口,陳元便主動拱手說道:“在下鎮南府士子陳元。”
蔣公子十分客氣的向陳元拱手笑道:“原來陳公子,不知陳公子可有文會請柬?”
這位蔣公子表面和善,實際上卻是咄咄逼人。
聽了蔣公子問題,江子瑜面色頓時不愉,其他幾個迎客的士子都將目光集中在了陳元身上。
如果陳元拿不出請柬,嘲笑和刁難自然就會隨之而來,倒不至于進不去,但灰頭土臉肯定是少不了的。
只見陳元笑嘻嘻的從懷里掏出一張名帖遞給了蔣公子。
蔣公子皺著眉頭接過名帖一看,頓時臉色微變,忙雙手將名帖還給了陳元。
陳元遞給他的自然就是他親爹的名帖。
這個世界的名帖和陳元前世的名片不同,幾乎有著如某人親臨的功效,自然不是隨便發放的。
蔣公子知道,眼前這人能拿到蔣學政的名帖,那說明此人在他父親眼中有著相當的分量,他自然不敢再刁難。
蔣公子將名帖還給陳元,一言不發的做了個請進的手勢。
陳元這才和江子瑜一起走進了蔣園。
蔣園開建時,就是作為一座別院建設的,所以這座園子的布局也和正統的宅院不同。
這座園子的核心,是位于龍湫山頂的幾眼涌泉。
這幾眼涌泉的水量不小,園子的建設者就以這幾眼涌泉為水源,在山頂建了一座池塘,又從池塘引出了一條小溪,順著山坡盤旋而下。
整座園林就圍繞著池塘和小溪建設。
在園林的外圍,圍繞著一座座小巧的院子,這些院子和園林巧妙的結合,既有獨立的功能,又是園林的組成部分。
文會的會場就在山頂池塘中央的一座巨大的閣樓和池塘四周的亭臺樓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