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
二娘翻了個白眼,“讓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哪來的這么多廢話?那姓姚的妮子肯為你把劍宮那勞什子大師兄胖揍一頓,想想就解氣……嗯,我是說,可見是個心疼你的。你可不要辜負人家。”
二娘這么一說,梁晉倒不能說什么了,點頭應“是”。
酒足飯飽回到衙門,梁晉好好休息了一晚上,養足精神,去了長安街衙門的檔案館,找了好一陣,才從中找出有關于求索之路的資料來。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他卻沒有想到,求索之路這個地方,在歷史上,竟然是這么重要的角色——
那里,曾是遠古九大部族的祭祀場,曾經天下之國的禁忌之地,前朝凡間之國的都城。每一個時代、每一次大變,幾乎都和那里有關。
有人說那里是修行的發源地,于是到了如今的神朝,那里成了求索之路,讓被推舉出來的人參加修行者大考。
修行者大考之中,不管考題如何,其實都萬變不離其宗——不管換什么花樣,能在求索之路上獲得啟示的,才有資格進入三大修行圣地。
啟示?
是像有天命的那樣嗎?
梁晉的手里缺少相應的資料,無法確定。
但他總算知道了個關鍵點,到了修行者大考的時候,也算是有方向了。
與此同時,有關于求索之路的記載,也讓梁晉對這個世界的歷史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心。
但可惜的是,衙門里關于這方面的資料并沒有多少。
梁晉從檔案館里拿到的這本,名叫《地理志》,雖然也附帶了一部分歷史資料,但主要還是記錄地理,標注位置,方便捕快破案、規范確認地點的。
歷史文獻這種東西,在偵緝司屬于閑書。
關于這方面的內容,只能以后有空去找姚學士借閱了。身為弘文館大學士,姚學士學富五車,家里想必不會少了這方面的書籍。
而且自己借史書看,潛心學習,說不準對于姚學士來說,是一種改邪歸正的表現,姚學士應該會欣然答應把書借給自己。
不過這都是后話了。
現在對于自己來說,重中之重,還是準備修行者大考。
回來衙門的第二天傍晚,陸總捕回到了衙門,說他已經去道宗那里,給梁晉舉薦報名,現在就只等大考開始,送梁晉到考場了。
第三天無事,第四天花總捕從衙門里找了一個前年才參加過修行者大考,加入藏法閣的同僚,給梁晉講解大考經驗。
這同僚說那年大考是一場大亂斗,眾參考之人無所不用其極,一場大戰下來,有人勝利有人落敗。他本來是快要落敗的,但最后莫名其妙感受到求索之路的神意,神源得到洗刷,變得更加牢固凝練,因此反敗為勝。
但每年大考內容都不一樣,同僚讓梁晉不要太把他這一回放在心上。
梁晉不由心想不知道姚小姐那一年大考是什么樣子的,可惜自己也沒來得及問她,她就被關禁閉了。
然后梁晉只能自己準備,一直到七日后,大考時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