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三國里,關于劉備的故事,有人覺得劉備太假了,活脫脫一個偽君子,甚至猥瑣。
一個又沒有能力,也沒有實力的人為什么會成為后來的漢昭烈帝呢?
“說劉備就是個廢物的人,肯定沒有經歷社會的毒打吧?當你想要成就一番事業,當一個人物,拉起了一個隊伍,經歷了九死一生,但是卻無數次的失望的時候,你還會想劉備一樣,保持初心嗎?”
“當年青梅煮酒之時,袁紹,袁術,劉表,孫策,劉璋……一個一個同時代的名字劃過的時候,曹操卻對他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這句話,把劉備的筷子都嚇掉了。曹操他爹官至太尉,位列三公。而曹操本人,更是相當于是洛陽市的公安局副局長。袁紹是世家大族,四世三公,門多故吏。孫策那邊更不用說,他爹就是長沙的市長。
而劉備是什么?一個臭賣草鞋的。
他能夠走到最后,完全就是憑借著個人的努力。”
“三國,我已經看了兩遍,這一次,我是專門挑選著劉備的劇情來看的。因為我覺得,劉備的故事,是最勵志的。他靠的就是信念,就是頑強拼搏不屈不撓的意志”。
“我太喜歡三顧茅廬這個故事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這段君臣佳話,我能看一輩子!’”
……
……
三國這本書的火爆程度,此刻,已經遠遠超過了祁元的想象。
打開懂乎,無數關于三國的問題,全部被刷到首頁,都是各種討論三國劇情的。
“為什么劉備托孤的時候,說了不能用馬謖,但是諸葛亮還是不聽呢?”
“你也不看看蜀漢有什么人才啊!馬謖已經算是少數能入眼的人才了!大家講道理,諸葛亮也沒指望馬謖能夠出成績,但是誰知道這貨崩得這么快呢!”
“為什么劉備用漢室宗親的名號,到哪里都會受到歡迎啊?”
“我的哥,劉邦到劉備,幾百年,漢室宗親到底有多少?說到底,還是得自己有實力才行啊!”
“劉備是落魄貴族,并沒有真的低微到草鞋小販好嗎?”
“劉備最大的敗筆是關羽嗎?沒有關羽,曹操在他最巔峰的時候,可就死了!”
“劉備最大的敗筆是沒有防備呂布,就是呂布導致了劉備到處顛沛流離,等到了劉備真正開始上升期的時候,整個劉備集團,都已經老化了!”
“劉備最大的敗筆是‘不可能,我二弟天下無敵’!”
“我要是十歲,我肯定喜歡關羽諸葛亮,但是我二十歲,我喜歡曹操,你們呢?”
“等你再大點兒,你或許就又會喜歡諸葛亮了!”
“我年齡大了,越看大耳賊越喜歡!”
“現在年近四十了,很喜歡祁元的《中華上下五千年》,最敬佩的就是劉備了!”
“年齡越大,越欽佩劉備,越喜歡諸葛亮!”
在前世光輝璀璨的三國歷史,在這個世界,同樣是熠熠生輝。
三國,是波瀾壯闊的史詩。
這個時代,璀璨奪目,群星閃耀。
懂乎上,就有一個回答了近萬條的提問。
“你為什么喜歡祁元筆下的三國?”
“當然是因為千古以來,少有的能成事的仁君劉備啊。當然是因為忠誠感萬世的杰出的政治家諸葛亮啊。當然是因為義薄云天,威震華夏的關羽啊。當然是知不可為而為之,隕身在帝國末日的姜維啊。”
“這是英雄輩出的年代,奇謀與豪膽,壯志與雄心,令我思慕,心向往之。”
“最開始的時候喜歡曹操,覺得他全能,會打仗,會作詩,懂政治。
后來喜歡諸葛亮,他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最終倒在了追求理想的路上,賢臣典范。
現在最喜歡劉備,堅持不屈,前半輩子流亡天下,如喪家之犬,但是他卻又有他獨特的人格魅力,能讓他投奔的人器重他奉為上賓,在無數次的失敗的打擊下,也從未放棄。
五十多歲了才一個新野和幾千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