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5年,司馬炎登基稱帝,定國號為晉。
同時,加封了司馬氏親族27人為諸侯王。
西晉王朝,復用了千載之前,周的分封制度。
“無數的歷史經驗都告訴我了,開倒車,是有問題的。”
“司馬氏重啟分封制,后面難道會再造一個春秋戰國??”
“不管怎么說,我就是看這司馬家不順眼!”
很快地,讀者們就看到了后面。
賈南風出來了。
接著,又是八王之亂,五胡亂華。
這是西晉中后期,司馬氏同姓王之間為爭奪中央政權而爆發的混戰。
以楊駿被殺后衛瓘、汝南王司馬亮輔政,并與賈后對抗為起始,以東海王司馬越奪取大權宣告結束。
前后歷時16年,為中國歷史上空前的大內訌。
八王之亂后,引發了西晉亡國以及近300年的動亂,使之后的中國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
“我的媽呀!人都給我看懵了!”
“司馬殺司馬,司馬又殺司馬!到底是哪個司馬?”
“八王之亂,打了好多年!宗室諸王的力量,也終于消耗殆盡了。這場連年的大征戰造成了幾十萬人的死亡,上百萬人的流亡,城市毀壞,土地荒蕪,國家的經濟,受到了嚴重的毀壞!”
“司馬家這些蠢貨的內亂給我人都看傻了!”
“西漢也有七王之亂啊,為什么我感覺這次八王之亂的破壞力好像猛很多啊?”
“書里已經寫了,從漢靈帝開始持續了整個三國的大亂,使得這片中原大地的人口,損失了90%。”
“這段劇情太亂了,太亂了太亂了!一點也不好看!”
“這段劇情祁元想表達的是什么啊?亂?人性的復雜?還是單純的惡心讀者呢?”
“你們在說什么呢?歷史的嬗變,就是一個個偶然和必然的集合罷了。我覺得這段劇情挺不錯的,雖然亂,但其實祁元已經寫得非常有條理了。而且這段劇情里面,我覺得把各種復雜的人性展現得淋漓盡致。”
公元311年,匈奴漢趙攻破晉都洛陽,俘虜晉懷帝,最終使得西晉滅亡,史稱永嘉之亂。
胡人士兵在洛陽城中殺人放火,為所欲為。
他們放火燒毀宮殿,挖掘皇家陵墓,盜取財寶,留守的數萬百姓遇害。
整座城池,都在燃燒。
永嘉之亂后,晉國的統治階級衣冠南渡,定都建康,這片中華大地的經濟中心開始南移。
北方各族相繼建立爭權,歷史,進入到了五胡十六國時期。
“哈哈,其實八王里面有幾個冤枉的!”
“我來總結一下這段劇情吧。
因為永嘉之亂,晉國諸王征伐了十幾年,漢人和胡族都受到了大量人口損失。
作為五胡的第一胡,滅掉西晉的前趙匈奴劉淵,其實在大晉當了很多年質子。
而最神奇的是什么?
他居然是漢學大家,還寫得一首好字。
祁元書里的這種反差萌真的很有意思。
而他用的起兵理由更是相當大漢:我是大漢子孫,興復漢室,討伐暴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