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蘇軾出場的讀者們越來越多了。
晚上九點過五分。
“祁元之后,詩詞皆廢!!”
這個話題,在五分鐘之內,沖到了熱搜第一。
背后,還緊緊地跟著一個大大的“爆”字!
“這個熱搜啥呀?”
“哈哈,祁元之后,咱們華國,確實沒有人敢寫詩了,但是詞還是有很多人在寫的啊!”
“祁元的《但愿人長久》算詞的話,確實很吊,但是光靠這一首詞,想要打敗整個華國,這是在說笑嗎?”
“哈哈,這個爆字怎么這么尷尬?”
“說尷尬的人,怕是都沒有看過祁元昨天剛剛發布的新書吧?”
“五千年系列出新書了?”
“趕緊去看看蘇軾吧!看看辛棄疾吧,看看陸游吧,沃日他媽,老子要瘋了!”
“祁元之后,詩詞皆廢!!!”
“你們到底在說什么啊!”
無數的路人此刻就知道了一個消息。
祁元,又干大事了。
祁元在廢掉了整個華國的詩人圈子之后,似乎,又對詞人們動手了!
……
……
華國詩詞協會現任會長張東來,正在和幾個好友喝茶呢。
忽然,他的助手走了進來,慌忙道:“張老,李老,王老,不好了,祁元對咱們詞屆動手了!”
張東來放下茶杯,淡定說道:“你好好說話,祁元這不是寫詩讓咱們的詩人們,都失業了嘛!他應付那些失業的詩人還來不及呢,怎么和我們這些玩詞的也搭上了?”
“幾位老先生……”
李老擺擺手,笑道:“別著急,我們慢慢喝茶,你慢慢說。”
助手一拍大腿,長嘆一聲,道:“我還是給你們看看祁元寫的詞吧。”
助手拿出了新書的副冊,翻開了屬于蘇軾的那幾頁。
遞到了幾個人面前。
啪。
啪啪。
啪啪啪。
此間,頓時響起了茶杯落地而碎的聲音。
張東來欲哭無淚,喃喃道:“祁元啊祁元,你這是要把詩詞界一網打盡啊!”
晚上十一點。
張東來拿著新書,在臺燈下,顫顫巍巍地掀開了宋詞的世界。
無數翻涌的,如波濤起伏的神級宋詞,一個接著一個,撞擊著他蒼老的心臟。
……
……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十二月十九日卯時,蘇軾生于蜀之眉州眉山縣。
自唐神龍元年至宋仁宗景祐朝,蘇氏落籍于眉,已三百余年。
這家族雖然算不上是個高門巨閥,但卻是著名的眉山縣舊家。
是蘇軾詩所謂“炯炯明珠照雙璧,當年三老蘇程石。里人下道避鳩杖,刺史迎門倒鳧舄”的鄉紳人家。
蘇軾七歲開始讀書,八歲入小學,就讀于天慶觀北極院,從道士張易簡為師,同學近百人中,老師就只稱贊他和陳太初兩個學生,聰明為全校之冠。
但是人生各有不同的際遇,這陳太初后來做了道士,得了道,尸解于眉山。
慶歷七年五月,祖父蘇序逝世,至八月,在虔州的蘇洵才奔喪回到眉縣。
從此,軾、轍兩兄弟才正式就學于父親。
蘇洵為這兩個兒子取了學名。兄名軾,字子瞻,一字和仲,時年十三;弟名轍,字子由,一字同叔,時年九歲。洵復作《名二子說》勉之:
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軾獨若無所為者。雖然,去軾,則吾未見其為完車也。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
天下之車,莫不由轍,而言車之功者,轍不與焉。雖然,車仆馬斃而患亦不及轍。是轍者,善處乎禍福之間也。轍乎,吾知免矣。
至和元年,蘇軾十九歲,娶眉山鄰邑青神縣的鄉貢進士王方之女為妻,王夫人名弗,時年十六。
嘉祐元年,暮春三月,三蘇父子出發參加考試。
八月,蘇軾兄弟試于開封景德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