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唐太宗等等等等,哪一個不是王侯將相之后?
你可以說劉備不也是個編草鞋的嗎?
的確如此,但是要知道劉備“中山靖王之后”這幾個字,幫了他太多太多了。
劉邦好歹還是個亭長了!
朱元璋呢?
開局一個碗,裝備全靠撿,祖上全是農民,一個能幫忙的親戚都沒有,所有幫他貴人都是他自己結交的
對了,可能撿碗都是撿的!”
“怎么看待?把你放在朱元璋的位置上,你估計早就拉閘了吧?”
“開局一個碗,堪稱目前為止,五千年系列,最艱難的開局,我想不到還有比這更艱難的!”
討論歸討論,但是大家的進度,可是一點都沒有落下!
劇情繼續。
朱允炆登基。
削藩開始。
燕王朱棣公開反叛。
燕王聚集將士,誓師起兵,以“清君側”、“誅奸臣”為名,歷時四年,拿下皇位!
“朱允炆是不是沒腦子啊?”
“朱允炆是真的蠢!朱棣其實并不想反的,但是實在是被逼的太厲害了!”
“最后朱允炆的下落到底是什么啊?我怎么翻來覆去都沒有看到啊?”
“他即位的時候,政局穩定,天下太平,沒有哪個親王有能力和理由主動地向他發起挑戰!因為,其實他是完全有時間和空間,用更隱秘更高明的手段,把他和諸王之間的緊張狀態化解在無形之中的。
比如,他可以借鑒漢武帝的推恩令,讓諸王的權力越分越小。
他也可以不動聲色地找借口逐步收回諸王手中的權力,只給他們一個空帽子。
但是現在。
他迫不及待地動手,迅速地激化了矛盾!
但問題的關鍵是什么?既然開了削藩這個口子,為什么不易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諸王一個措手不及,從而一舉消滅潛在的危險?
但是他卻舉動錯亂,最后鑄下了不可挽回的大錯!”
“朱棣是真的有能力!”
“臥槽!朱棣安排弄的那個永樂大典,祁元能寫出來嗎?”
“哈哈哈,你這是要祁元不眠不休地給你寫啊?你知道永樂大典有多少字嗎?聽祁元在書里吹吹牛逼就行了!司馬光的《資治通鑒》都沒放出來呢!”
“我覺得朱棣真的很有能力了。”
第二天。
讀者們都在為明朝開局的這段劇情而叫好。
懂乎、互動版、微博、貼吧、各大論壇,大家丟在熱情討論劇情。
而到了第三天。
大家的進度,來到了1435年。
這一年,明宣宗逝世,年僅九歲的朱祁鎮即位,是為明英宗。
接下來,便是讓無數的讀者哀嚎不已的土木堡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