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很快,就成為了這個初冬最熱門的句子。
晃音上,每天相關的短視頻發布數量,更是超過了萬條。
短視頻的網紅們,也是最愛蹭這種熱度的。
于是,無數的翻唱又起來了。
一時之間,使得《青花瓷》這首歌,在華國的大街小巷,全都在播放。
這首歌的旋律,朗朗上口,使得大家就算是只聽了一遍副歌,也基本上就記了個七七八八。
而除了這首歌的旋律本身,其實它的歌詞,也是深受到大眾們的喜愛的。
《青花瓷》的詞,好在哪里?
這是問題,讓人們議論紛紛。
“最喜歡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這一句。這種畫面感太好了,縱向將筆全力按下去,然后橫向拖動并緩慢提筆,隨著筆身的逐漸抬高,筆尖的接觸面積漸漸減少,筆觸由濃轉淡。
這種畫面感,是頂級的。祁元不愧是導演專業出身。
但是我們一首歌,光是寫瓷器,那肯定是遠遠不夠的。人,永遠是最能夠共情的。所以下一句,祁元筆鋒一轉,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后面也有類似的描寫,臨摹宋體落款時卻惦記著你。不得不感嘆一句,祁元老師的這種遷移技巧,在充滿意蘊的古典物件和人的情感之間無縫銜接,雖然沒有情節,但是情緒上,是非常連貫,甚至得到了深化的。這種境界,真的很棒。
但是轉念想想,在祁元寫就了五千年之后。再好的歌詞從他手下出來,似乎都無法再超越唐詩宋詞了。”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一個問題沒。祁元,很喜歡江南這個意象。
在五千年里,江南一般指長江中下游的南岸地區。是一個人杰地靈,山清水秀的地方。
祁元也寫過很多關于江南的詩。
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這些關于江南的詩,都是極為美好的。可見祁元對于江南這個意象的喜愛。
不知道祁元會不會專門為江南寫一首歌啊。”
《青花瓷》在社會引起的討論是非常廣泛的。
大家從它的詞的每一個字,討論到了旋律的每一個音符。
AB站上,關于《青花瓷》的編曲解析視頻,都能夠達到數百萬的播放量。
更加上,有“耳朵”掀起的關于4536251萬能和弦的討論,更使得品質本就是優秀的《青花瓷》,火上加火!
滬上某個音樂發燒友交流會。
一眾十余人圍坐在一起,背后大大的兩個音箱正在播放著《青花瓷》。
此刻正是下午,外面正在下雨。
一個高高壯壯的中年男子撐著傘,來了。
此人,正是耳朵。
立在門口收傘呢,他便聽到了屋內傳來的《青花瓷》的聲音。
“哎呀!我們的耳朵大佬來了?今天可是遲到了啊!”
“快快快,大家都在等你呢!”
“我的哥呀,你可算是來了!”
耳朵本名叫做王吉,在這群發燒友們中間,威望還是比較高的。
見到他來,立刻就有識趣的準備切歌。
耳朵坐了下來,趕緊沖著那人擺擺手,道:“別切歌啊!這不是馬上就放完了嗎!”
“哎呀,我們這是隨機播放的排行榜上的歌……”有人一拍大腿解釋道。
耳朵端起茶杯一口喝掉,然后說道:“你們覺得這首歌怎樣?”
眾人面面相覷。
過了十多秒,有人開口了:“嗯……作為流行音樂來說,還是不錯的。”
耳朵點點頭,道:“所以我說了嘛,我們流行音樂,也就這樣了。這樣的一首歌,放在咱們國內,基本上都算是天花板級別的了。但是音樂這種東西啊,還真不是大眾喜愛的就是最好的。哈哈,不是我說啊,以祁元為首的這些唱流行音樂的,太一般了。”
耳朵從包里掏出了一張黑膠片子,說道:“來吧,這不是你們求了我好久的德爾曼10年的專輯嘛,都聽聽。”
“德爾曼的《傾聽》!”
“這種專輯我可太喜歡了!”
“里面的十首曲子,都是我的最愛!”
“確實,音樂,還是得我們的樂器之王鋼琴出馬啊!”
德爾曼,是法國近二十年來,最優秀的一位鋼琴作曲家演奏家。
他在國際上,尤其是在鋼琴屆,算得上是非常知名的人物。
德爾曼的音樂播放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