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網放下后,只有捕到很少一些魚,有帶魚,和一些蝦之類,總得是量少,還比較雜。
現在正準備拉起第二網,所以暫時還不知道是什么。”
聽到魚一說的,江寧也看到現在甲板下面的情況,這些甲板的水手正拖著被吊起來的網包。
“行,我下去看看。”
想不到這睡一覺,居然又碰到魚群了,就是不知道里面是什么。
看著這次網包這么大,江寧想到上次這么大一包還是碰到銀鯧和帶魚,所以心里忍不住好奇想要下去看看。
隨即快速走下甲板……
這時網包也被放到甲板中間,一名水手快速上去解開網包。
看著一地板都是那種丑丑的魚,江寧疑惑和不解說道:“咦,這里怎么會有綠鰭馬面鲀??”
學名叫做綠鰭馬面鲀,還有個通俗叫法是剝皮魚。
以及又叫馬面魚剔皮魚,這種魚主要在閩浙一帶海域生存。
而身上那張粗糙如砂紙的魚皮,是必須把皮扒掉才能烹煮,也因此換來了“扒皮魚”這一俗稱。
體側扁而高體長大于2倍體高,背鰭兩個第一棘強大二腹鰭合一,為僅露出之一短棘尖。體暗綠色有不規則斑塊,背鰭和臀鰭鰭膜為綠色,故稱“綠鰭馬面鲀”。為暖水性中上層魚類。
剝皮魚具有和中健胃鎮痛消炎,對胃出血胃痛胃脹等慢性胃病有輔助食療之效,不過,凡有皮膚瘙癢及痛風病患者少食或慎食和患支氣管哮喘癥者忌食剝皮魚。
因為魚的外觀不是那么好看,一般消費者習慣上不太愛吃。個別的人吃了有過敏性反應,因此對這種魚產生了懷疑,市場上不是很受歡迎。
“算了,先收起來吧。”
看到近千斤的剝皮魚,就算不解為什么會到漁島附近捕到這么多,但江寧還是讓水手們收拾起來。
畢竟這剝皮魚就算外面不受歡迎,可是沿海地區還是比較熱手的,一斤也不便宜,好的時候也要幾十一斤。
尤其一些酒樓,飯店都會特意收購,把它們去皮曬干制作成魚干,在吃的時候粘上醬油或芥末也是一種不錯的下酒菜。
看到這里,發現并沒有其它魚類,江寧也就沒什么興趣繼續待著。
雖然說這些剝皮魚可以賣上小幾萬,但也沒有多心動……
“老板!這個大家伙該怎么處理?”
“???”
聽到水手叫自己,江寧疑惑轉過身看去:“嚯,這么大家伙!”
只見一名水手抱著一只如臉盆大的東西,像是螃蟹?
雖然還看不清是什么類型螃蟹,可那體型就需要水手雙手抱著,看著分量還不輕。
由于剛剛漁網內的剝皮魚太多,所以把這個家伙給忽略住了。
隨著幾名水手在清理時候才發現漁網里還有個大家伙,被漁網給包裹住了。
“打開看看是什么東西!”
這么大一只螃蟹,尤其那顯眼的鉗子,江寧頓時來了興致了。
不由心里猜測,這么大一個家伙,該不會是帝王蟹吧?
隨著水手小心翼翼的解開漁網,這時漁網好像是被什么東西卷進去了,極為混亂不說還網穿網搞在一起。
最終幾名水手費了老大的力氣和時間才找到源頭,待源頭被解開后,亂成一團的漁網也就容易被抽開。
看到這里,江寧突然有點小激動了!
感覺就像發現了什么寶物一樣,先是撥開最上面的魚放到一邊,然后就是那個神秘東西出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