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大概率不是借錢就是結婚……
劉佳樂顯然也是吃過見過的主,模棱兩可地回道:“還行,咋了?”
“那個……我聽老李說你練過拳?而且練的很不錯?”
“是有這么回事……”劉佳樂正在處理軍團里的事務,湊空回憶了一下,自己練拳時確實被李正撞見過。
但是練得也就一般吧,算不上多厲害。
“兄弟有個不情之請。”鳳山扭扭捏捏地說道:“你能教教我怎么練拳嗎?我的拳術精通獲取度被卡住了,好幾天都沒有進展,所以跟你這里取取經。”
就這事?
劉佳樂看著鳳山發來的私信,松了口氣,他還以為是什么‘不情之請’呢,結果是這么簡單的請求。
想了想,他把以前自己練拳時剩下的十個鐵砂袋發給鳳山,留言道:“每天揮拳打沙袋五千次,什么時候把這十個全都打破了,也就掌握拳術精通了。”
“就這么簡單?”
“就這么簡單!最基礎的精通而已,勤學苦練是最簡單的方式,只有不停的揮拳,才能領悟到拳法中的一絲精髓。”劉佳樂也沒有系統性學習過拳法,這是他自己結合平時練刀的方式總結出來的。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這在武道界絕對不是一句虛言。
他至今保持著每天揮刀五千次的習慣,每天都有新收獲。
剛入師門第一天,他師父就很嚴肅地跟他說過一句話:一天不練,倒退十年。
夸張肯定是夸張了,但是這也從側面證明了,老一輩學武的大師們都是這么過來的。
這叫什么?
這叫傳統!
鳳山取出那些填充鐵砂做成的沙袋,不甘心地問道:“練拳除了苦練之外,就沒有什么技巧之類的?”
“有啊。”劉佳樂回了倆字后,接道:“但我不會。”
自己就是個學刀的,又沒學過拳法,怎么可能會拳法技巧和招式?
他頂多是將刀法中的一些發力技巧改改,用到徒手作戰中去。
但是刀法技巧更適合掌法中的掌刀一類,不適合拳法。
鳳山如果想觸類旁通的話,找李正都比找劉佳樂合適。
畢竟李正有個槍術精通來著。
雖然他已經很久不用槍法了。
“好吧,感謝。”鳳山有些失望,給劉佳樂發過去一顆青銅級動力核心。
價值比十個鐵砂沙袋要高得多,但他有求于人,所以出手不能太小氣。
這叫什么?
這叫人情世故!
果然,劉佳樂并沒有收這顆動力核心,選擇原路退回:“一點不值錢的小玩意兒,而且我也沒能教你什么,不值這個價。”
“那行,算我承你個人情。”鳳山沒有強求,回復了一句。
看。
人情不就欠下了?
在社會上與人交往,人情欠的越多,兩人之間關系就越好。
劉佳樂雖然沒有提供什么有實質性的幫助,但是人家盡力給出指點了,鳳山就得承人家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