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一家人飯吃的差不多了,徐青玉問:“文剛,今天去城里看你姐姐,他們情況怎么樣。”
這位大姑姐也是前邊那個生的,若不是真的不好了,也不敢向他們求助,畢竟她親弟弟已經沒了,親侄子還是吃人家的。
霍光武舔了舔碗,豎起耳朵聽,大姑是唯一關心他的人,爸媽死后偶爾給他送些吃的,雖然她家也不富裕。
城里人有固定的分配,一個月二三十斤糧食不等,先前霍文麗家還過得去,現在丈夫受傷從崗位退下來,日子就難過了。
霍文剛搖了搖頭:“他們家有一個月沒吃上肉了,攢了一斤肉票沒地方買去。”
沒有門路的城里人過得比鄉下人還艱難,供銷社供應短缺,有票都買不到東西,時常靠鄉下的親戚接濟。
老太太一拍桌子:“誰要你管人家有沒有肉吃,有糧吃餓不死就是她的造化,別一天天往娘家伸手。”
徐青玉在維持原主人設,金玉蘭對家里人掏心掏肺,對外人是沒有心的。
鄰居在院子里潑水,聽到這邊老太太罵人的動靜,指桑罵愧:“這不是自己肚子里爬出來的就是棵草,沒給人前幫她干了多少活呦,可憐。”
霍文剛心里不好受,媽對前邊兩個一直有成見,可他是大姐帶大的,感情很好,一時之間左右為難。
金玉蘭風風火火走到墻下,“爛了心肝的,別人家的事和你有什么干系,你來出糧啊!”
隔壁頓時不說話了,她是同情霍文麗,可給糧是不可能的,她家自己都不夠吃。
霍光武看到這一幕,剛剛升起的一丁點好感沒了。
老二媳婦唐紅梅看丈夫想要開口,連忙拉住了他的袖子,對著孩子們努了努嘴。
三叔體弱,弟妹又會討巧,他們二房的待遇本來就不如三房,可不好再和媽頂嘴了。
徐青玉默了一會,等著誰來求情,再做出不甘愿的樣子,給點糧食。
結果,老霍家沒一個開口……
好家伙,今天可是重新認識他們了,記憶里霍文麗出嫁前一直任勞任怨,對三個弟弟頗為照顧,現在家里要斷炊了,沒人幫她說句話。
霍光武沉著一張臉:“奶奶,能不能給大姑一點糧食,我會努力幫家里干活。”
金玉蘭面相刻薄,此時抿了抿嘴:“你個小兔崽子,你能干什么活?討債鬼。”
富民村氣候不錯,糧食產量大,能干的村民一般不會餓肚子,苦的反而是那些城里人,要啥沒啥。
不過自行車、鐘表之類的物件還是城里人更有門路。
也因此兩邊的親戚會互相聯系,交換所需。
不過霍家現在不需要這些,霍文麗一家工人的身份對他們沒有利益,自然不討喜。
“算了,正好沒衣服穿,讓文麗給我扯兩塊布做一身。”金玉蘭回房,很快柜子被拉開。
袁桂琴急急忙忙跟上去,這老太婆臭美的毛病又犯了,可別舀多了糧。
家里的糧食都鎖在金玉蘭房間的柜子里,一天三餐也是她在做。
舀了四罐米,把帶口扎緊,又拿一個新袋子來裝紅薯,南瓜也抓了兩個。
袁桂琴被婆婆的大方給嚇傻了,沖上去攔截。
“媽,媽,您這是干嘛呀,這一季度的糧食還沒下來,給大姑這么多我們日子不用過啦?”
金玉蘭有一個臭美的毛病,托城里的繼女幫扯布不是第一次,就是沒這么大手大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