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喜愛殺戮的蝎子營無動于衷繼續干活,眾人都回頭看狄一葦,夜空下女指揮使淡淡吐出一口煙圈,像一個鄙視的白眼。
“說得好像現在你們不兇狠一樣。”
眾人一想也是。
今日之局無比兇險,差一點就全軍覆沒,此仇不報,此心難安。
“我不怕你遼東報復,我只怕你遼東不怕我報復。”
“我要讓你們知道,永平軍在這里,狄一葦在這里,大乾的國境線,你們就,來得去不得!”
一簇煙花亮起,在五色原西側頂頭冰瀑那里,夏侯淳等人驀然帶著人發足狂奔。
片刻后,那里隱隱傳來一陣歡呼。
狄一葦遙望著那個方向,長長吐出了一口氣。
……
順安二十二年冬末春初,北地冰河尚凍,梢頭桃花未發,五色原之戰卻已將寫入史冊。
永平衛指揮使在皇太女的支持下,斬蕭常黃明,強勢奪回軍權,隨即大軍三路,分攻滄田,皇太女又以自己為餌,誘得遼東定安王親自率軍埋伏,最終陣斬遼東大將三人,滅遼東軍三萬,遼東王陣上未見,據傳重傷逃逸中,狄一葦下令封鎖全境,撥血騎千里追殺。
在永平傳遞給朝廷的軍報中,對于殺戮都一筆帶過,所有遼東士兵都是交戰傷亡,但是據開平衛指揮使的密報,遼東軍最后投降,但被狄一葦下令全數誅殺。
朝野震驚。
彈劾奏章雪片般飛上內閣,彈劾狄一葦擁兵自重,行為暴虐,抗旨欺君,罪在不赦。
這其中包括一些中立派大臣,他們并無派系,卻單純覺得狄一葦這樣的指揮使,心性過于桀驁,若任其壯大,日后必成心腹大患。
便是蕭常等人冤枉了她,但進京問勘旨意已下,狄一葦滯留不歸就是目無君父,之后強勢奪權更是昭顯不臣之心,此等狼子野心之輩,便是抗遼東大勝,也不足以贖其罪過。
更有人矛頭直指皇太女,客氣一點的,說皇太女年幼無知,為人蒙蔽,為虎作倀,殘殺重臣;不客氣的,直接彈劾太女不安心歷練,窺視軍權,蠱惑大將,伙同邊疆重臣作祟。
太后臨朝,摔碎了無數杯瓶,蕭次輔在朝中老淚縱橫,長跪宮前不起。
但朝中武將和以太傅為首的文臣及京中士子,對這些言論反彈嚴重。
武將們捋袖子大罵太監誤國,監軍制度是對邊疆將士的最大殘害!朝中諸公昏聵,讓一個屁事不懂的閹人對軍機指手畫腳,蕭常身受朝廷大恩和器重,并兼戴罪之身,不說將功贖罪,竟然還和這閹人勾結在一起,殘害忠良,自毀長城!
若不是狄指揮使深明大義,及時拿回軍權,并不計前嫌,立即反攻遼東,現在被下的何止滄田關,遼東那些白熊現在八成都逼到盛都門口,哪還有你們這些老王八在這端著袖子挑三揀四的機會!
賀太傅則是文人風格——靜坐。自從他上京,京城學子們就熟練了靜坐這活計。京中國子監,各級書院,還有趕來春闈的上萬學子,非常有秩序組織地自帶干糧、墊子、傘、水等等,清晨出門,日暮歸家,在順德門前靜坐,蕭常黃明種種行徑被寫在學子們的上書上、茶樓的說書里、青樓女子的彈詞中,沸沸揚揚,堵住耳朵都能一日聽三遍。
賀梓還將皇太女這一路歷練的經歷,安排人寫了本子,還是個連續劇,目前連載到第六部。第一部《歷陽小仵作》、第二部《書院新院霸》、第三部《勇斗地頭蛇》、第四部《鬼島驚魂》、第五部《大漠危情》、第六部《邊疆雙姝》。
也不知道是請了什么寫話本的大手,整個情節跌宕起伏,集合了破案、探險、懸疑、校園、救災、恐怖、豪門、異域、權謀、戰爭……等等最時髦最新鮮最狗血的元素,跳脫出了當前花前月下后花園的小言話本的格局,或氣勢磅礴,或一波三折,或幽深詭秘,或驚心動魄,或爆笑詼諧、或令人義憤填膺,或讓人熱血沸騰……讀者的心情隨著皇太女的一路歷練起落動蕩,諸般艱難險阻,不知道看哭了多少閨閣女子,也不知道看熱了多少少年的血,近期繡品鋪的手帕脫銷,那是因為閨閣里咬爛了無數帕子;近期茶館里桌子報廢無數,那是少年們慷慨激昂議論起來捶爛的。
一時六部曲洛陽紙貴,盛都上至皇族,下至平民,沒看過六部曲那就不配有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