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宰相肚中能撐船。
可是如今的這位首輔,肚子別說撐船了,便是撐個狗尾巴草都夠嗆。
就在章忠嗣死后,其老妻、幼子也立刻踏上了流放的路途。
不過還未走完這三千里路,章忠嗣發妻便因為年老體弱而病死途中了。于是章府上下,便只剩下章鵠孤零零的一個獨苗了。
在如此情形之下,恐怕換做任何人都會心性大變,更別說是一個弱冠少年了。
于是借著父親的余威,在那押解兵卒有意的縱容之下,章鵠在流放途中便私下逃了。
后來鄴京應天府府尹吉霖知曉之后,心中不忍功臣無后,便有意無意的掩蓋過了此事。
不過應天知府吉霖縱然有意保全章鵠,無奈章鵠因為父親的遭遇,對大陳朝廷已經是恨之入骨了。
故此當他逃離之后,并未選擇隱姓埋名了此殘生;也未抱著為父伸冤的心思,準備去求那些權貴大臣。
章鵠選擇了最激烈的一條路,那便是造反!
作為戎馬一生的邊帥,章忠嗣自然也有效忠于他的親兵隨扈。
但是因為章忠嗣生前嚴令他們不得輕舉妄動,并且被嚴松安排進軍中的勛貴也對他們嚴防死守,故此他們才一直悄無聲息。
可是隨著章忠嗣一死,那些勛貴武將在松了一口氣之余,對他們這些章黨余孽也開始清算起來。
于是當聽聞章帥在幼子流放路途中逃了,如今在草莽之中潛伏時,便有數十位對章忠嗣死忠,并且了無牽掛的悍卒毅然離營追隨。
就是在這些舊部的護衛之下,像章鵠這樣的體弱書生才能在草莽之中活了下來。
隨著時間的流逝,章鵠漸漸的接觸到了吃菜事魔教,這才真正的走上了造反的這條路。
不過話又說回來,那吃菜事魔教也只是朝廷對那些亂黨的蔑稱,他們真正的名字應喚做‘摩尼教’!
其實在前朝之時,這摩尼教本是受朝廷管轄,可以合法傳教的。
也不知為何大陳建立之后,便將此教列為邪教淫祀之列,不禁不允許此輩傳教,而且還屢屢出手打擊。
于是一來二去的,這摩尼教不反也被逼反了。
那些摩尼教高層自然也知道朝廷冤殺章忠嗣之事,于是無論是出于何種目的,他們對于章鵠的投奔都甚是歡迎。
于是,章鵠便憑借這自幼看得兵書戰法,以及他父親的言傳身教,開始逐漸的在摩尼教中混得風生水起。
數年時間便前后策劃了大小十余場起義,最后成功的躋身摩尼教壇主之位。
并且凡是他率領的摩尼教眾舉事起義都有一個極大的特點,那便是義兵皆額裹白巾,上書一個‘冤’字。
故此雖然他屢屢造反起事,但是在民間的名聲卻著實不錯。
并且不少人因為章忠嗣死的太冤,故此對章鵠為父伸冤之舉竟然還抱有同情。
這可以說是摩尼教造反這么多年來,所遇到過的最奇葩的事情。
可惜,面對章鵠時不時得便要冒出來打臉一番,嚴松自然早就惱羞成怒。
雖然他不太在意官場非議,但是首輔的體面他還是要的。
于是在嚴松的嚴令催逼,以及叛徒出賣之下,章鵠終于在潛逃多年之后被緝拿到案。
因為擔心再出現有士卒私下放人之事,故此為了以防萬一,嚴松便令將章鵠等人在西陵府就地處斬。
甚至為此,刑部的文書都是后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