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千品,萬人萬相。
話說姜淵因為一時好奇,查看了那位半山先生的半生記憶后,頓時便不由得對這位老先生說個服字。
老話說的好: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這話其實說的也不無道理。
畢竟那些窮困百姓平日里也沒有什么大智慧,能流傳下來的俗語,大多都是生活經驗的總結。
正是見多了這種事情,民間才會漸漸的流傳出這樣的說法。
不過凡事總有例外,有時候雞窩里也會飛出個金鳳凰來。
那位半山先生,便是一個明例!
……
若是說起這位韓半山先生的出身,那當真是卑賤之極。
韓母乃是妓院中的娼妓,因為染上了惡疾方才被趕出了妓院。
不過幸好她在妓院時有個相好的龜奴對她不離不棄,費心費力的找來了郎中將她治好了。
一來二去的,兩人便在一起過起了小日子。
那龜奴照舊在妓院中被人呼來喝去,韓母則是做些漿洗、縫補的活計,勉強也能夠貼補家用。
那位半山先生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
當韓半山出生之時,其父其母并未期望他能夠大富大貴,故此給他取名韓平安。
意識是,只要他能一輩子平平安安就足矣。
可惜韓平安自幼聰慧,雖然從未上過一日學,但是僅憑著平日里的所見所聞竟然就認得不少字。
韓母見狀,索性便在家中為他啟蒙。
畢竟她當年也曾是紅極一時的頭牌,除了相貌過人之外,也算是滿腹詩書了。
不過韓母所學畢竟都是些風花雪月的學問,替韓平安開蒙尚可,但若是要進一步教授,便力有不逮了。
可是在韓平安開蒙之后,無論韓母如何請托,都沒有先生愿意收他。
即便是那鄉間的私塾,都嫌棄他乃是娼妓龜奴之子,無論韓母如何哀求都將他拒之門外。
于是韓平安在遭遍了世間冷眼之后,還是只能在家中自學。
見自家兒子好學至此,韓母在欣慰之余,心中自然難免越發愧疚。
她自想著也自家兒子的天賦,若非是受他們夫婦拖累,恐怕早就飛黃騰達了。
于是時日一久,便因為憂思過甚、肝氣郁結而病倒了。
沒幾日,便撒手人寰。
韓父對于妻子的去世自然滿是哀痛,不過他雖然做得是那卑賤之事,但是尚有一腔血性。
他心知妻子心心念念的是什么,于是在悲痛之余,暗中發狠定要完成妻子遺愿。
因為妓院之中三教九流的人物皆有,故此在有了這個心思之后,韓父便找上了一位大人物。
作為妓院中的老人,他自然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在知道這位大人物在尋找一名死士之后,便主動的自薦上去。
要求卻只有一個:他不要任何金銀之賞,只求這位大人能讓自家兒子換個清白的出身!
不過韓父恐怕也沒想到,那位大人物雖然沒有食言,確實為他兒子換了一個清白的出身。
但是卻也因此將韓平安拉入了一個更深的泥潭之中。
因為那位大人物便是摩尼教中總掌姑蘇府諸事的壇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