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姜淵與蕭符在無言之中達成了默契之后,兩人之間聊得便愈發投契起來。
閑談之中,姜淵忽然想起了先前借宿的三葬小和尚,越是便順便問了一嘴他的境況。
卻不想蕭符一聽到他提起三葬的名號,頓時便不由得一臉古怪之色。
“……怎么?可是涉及到什么機密之事么?”
姜淵頓時忍不住疑惑的問道。
蕭符聞言卻是不由無奈的苦笑道:“道友過濾了。實在是那位的舉動……唉!”
最后還是江赫在一旁忍笑的解釋道:“道友有所不知,三葬大師在我欽天監可是受歡迎的很!”
在江赫那聲情并茂的形容之下,姜淵的也不由哭笑不得起來。
他這才知道三葬在進入了欽天監之后被劃入了春官正之中。
要知道黃崗寺一脈雖然向來人丁稀少,但是卻是名聲在外。
歷代黃崗寺傳人凡是未半途夭折者,最后幾乎都成功凝結元神。
故此雖然三葬如今修為不高,但是卻早已被欽天監內部的高人盯上了。
在他進入欽天監之前,五官正內部便經過了好一番爭搶。
后來還是現任春官正技高一籌,這才將三葬拉入自家麾下服役。
不過讓欽天監眾人沒想到的是,在進入東都鄴京之后,三葬除了在首日于欽天監應卯簽到之外,便再沒有踏入欽天監一步。
俗語有云:東都百物皆貴,居大不易!
故此每年不知有多少平頭百姓,因為諸般緣由在鄴京的各個角落之中悄然死去。
雖然衙門里高懸“明鏡高懸”之匾,但是正所謂‘民不舉,官不究’。
只要沒有苦主前來找事,便是有人死在衙門前,對京兆尹來說,也不過如清風拂面罷了。
畢竟東都之民何止百萬,即便一日死上一人,一年也不過只有三百余人。
對于朝廷來說,這也叫事兒?
可是京兆尹雖然見怪不怪,但是三葬沒有隨波逐流。
他在進入東都之后,便幾乎終日奔波在城中各處。
凡是他察覺哪里有百姓死去,便是再遠也要趕去。
正如他當初發的誓愿一般,凡其所經之途,必渡盡亡者,方才啟程!
無論對方是高門大戶,還是乞兒貧戶,三葬都一視同仁。
從不收取報酬,只為亡者超度往生,事畢則去!
故此沒過多久,東都上下便幾乎都知道鄴京城又新來了這么一號人物。
并且因為他這般怪異的舉動,市井之中還為他取了一個綽號。
“白事和尚?”
當聽見三葬的新綽號之后,姜淵頓時不由失笑道:“這綽號倒是頗為貼切!”
“誰說不是呢!”
蕭符亦是一臉無奈道:“如今春官正都快愁死了,凡是知道其中內情的,都快將欽天監當做笑柄了!”
最讓欽天監為難的是,三葬此舉雖然荒唐了些,但是卻事關其個人修行。
如此一來,欽天監便是再如何心中別扭,但也總不好毀人道途。
隨著既然一邊飲酒一邊詳談,姜淵對欽天監的了解倒是越發多了幾分。
不過蕭符此行畢竟是為了公事而來,卻是不好太過耽擱。
于是在酒盡之后,三人便告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