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氣朝元,一塵不染,能清能凈,是曰無漏!
在得了齊云宗的秘傳的道門典籍之后,姜淵頓時漸漸有些明白了《三墳》殘篇之中,所言的“斬除五漏,寂然問道”之言的含義了。
若是按照齊云宗的道法,當其門下弟子修行至靈泉境,那么后續便需要感悟天地元氣以應五臟。
當修士在感悟天地玄妙后,于五臟之中生出五炁,那么便可點醒五臟中的先天之靈,孕育出身神。
故此在靈泉境之后,方才謂之五神境也!
按照如今道門中的修行之法,各門各派皆認為人體之中自有玄妙所在。
在人身之中的各個部位,均有神居而主之,以泥丸之神為主,統攝人體之中的三萬六千神。
只是尋常凡人終其一生,常常也無法覺醒體內的諸多靈性真炁。
若是有凡人能覺醒某些部位的先天之靈,那么自然會有相應的神異顯露在外。
就好似紅塵之中各路旁門左道,此輩雖然無修行正法,但是卻依然可以施展一些詭異秘術,便是因此緣故。
不過若是紅塵武道煉至極致,卻有極小的機會能覺醒體內真炁,從而化身體修。
但是像這樣以武入道的凡人,在紅塵中便是數百年都未必能出一個。
武道宗師常有,但是能以武道通神者,則是萬中無一。
姜淵在遍閱史書之后,只發現八百年前于龍門關死戰百日的那位左千戶,貌似有著武道通神的氣象。
除此之外,世間再未發現第二尊武神出世!
……
不過上古人皇的氣魄卻是非今人卻是能比,按照《三墳》殘篇上的記載:
人墳者,乃是盡奪天地之精華,占盡三才之造化。
可謂是以天地為棺,而葬己身。
在生死之間,明悟陰陽之玄妙,而后方才以陰陽化生五行!
這般修煉之法卻是與如今修行界的觀念截然不同。
今法乃是感悟天地之氣,以己身而去適應天地。
故此以當今道法孕育出的五神,也是適應者此方天地而出的。
如今五神境的莫大神通法力,其實都是借天地之力為己用。
倘若天地有變,那么以今法成道的各宗高人,恐怕大半要道行盡散,元氣大傷。
即便天地法度不變,但是修行今法的修道之人,也常常無法走出這片天地。
就好似這次被摩尼教牽引而來的“毗舍耶”界,當其意外的與此方天地重合之時,那重合之域的天地法度頓時大變。
這也是為何各宗高人強者,在那“毗舍耶”界的鬼物沖擊之下,竟然死傷慘重的最大原因。
畢竟當那天地大變之時,各路真人的神通法力幾乎被廢去大半。
以如此半殘之身,他們一身本事十不存一,又如何能降妖除魔!
但是《三墳》殘篇中所言的古法卻是不同。
按照上古人皇的雄心壯志,人族當稱霸諸天萬界,豈能被局限于區區一處天地之中。
故此按照《人墳篇》記載,姜淵當以氣御氣,以神御神。
當他以竊天地造化于已身,以自身陰陽之氣衍化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