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再來跟杜清揚提出買“品裳”商標一事,姚琳和朱軒也不來煩她了。這段時間,杜清揚過得稱心如意。
偶爾遇見幾位同班同學,會主動跟杜清揚聊聊姚琳。聽說,姚琳最近十分勤奮。上課時聽課認真,課間也沒有離開教室,依然在寫寫劃劃著。
“清揚,我看見姚琳在畫衣服稿子呢。她是不是想學你,也開服裝店?”有同學看見姚琳在課間畫衣服稿子,特意告訴了杜清揚。
杜清揚絲毫也不介意。畫就畫唄。原著里,姚琳就是靠開服裝店發家致富的。所以,姚琳開服裝店,杜清揚一點也不覺得奇怪。
杜清揚還跟同學們說了,以后姚琳的事情,不用告訴她。她忙得很,沒空理會姚琳在做些什么。
就算姚琳開服裝店,也威脅不了杜清揚。你開你的,我開我的,咱們的衣服風格不一樣,絲毫不影響啊。
原著里,姚琳設計的衣服款式是什么樣子,什么風格,杜清揚一清二楚。杜清揚雖然占用了“品裳”這個名字,但是并沒有沿用姚琳的衣服風格。
原著里,姚琳設計的衣服款式風格,杜清揚根本看不上。
同學們沒有看錯,姚琳就是在畫衣服稿子。她想著,杜清揚能靠買衣服賺錢,她也行!
為了清楚當下的流行風格,姚琳還特意花錢訂閱了《采風》雜志。《采風》雜志深受年輕人喜歡,姚琳想通過里面的內容了解當下的時尚。
經過一周的反復修改,姚琳終于畫出了一條紅色格子裙。看上去,喜慶又清新,姚琳很有信心會深受大眾的歡迎。
姚琳沒有衣服店,也沒有服裝廠。她就想著把衣服稿子拿出去請別人裁縫出來,每個碼數多裁縫幾件。然后,再拿出百貨公司寄售。賺了錢,給百貨公司分三成。
就在姚琳準備把衣服稿子拿出去請人裁縫之際,她翻看了最新一期的《采風》雜志。不看沒有關系,一看就不得了。
雜志里面竟然登了一款紅色格子裙,跟姚琳畫的是一模一樣的!
與此同時,趙紫也給杜清揚帶來了最新的一期雜志。
“清揚,省城里新開了一間服裝店,名叫‘衣裳’。還花錢請我們雜志社做了廣告呢。”趙紫一邊說,一邊把雜志遞給杜清揚。
衣裳?杜清揚還沒有翻閱雜志,就哈哈大笑了起來。
為啥不直接取名叫“衣服”啊?不是更加通俗易懂嗎?取這個名字的人,一看就是沒讀過什么書,生怕別人不知道店里買的是衣服似的。
“衣裳”這個名字取了等于沒有取,跟那些孩子多的父母,把孩子喊成老一、老二差不多。就算不上是一個名字。
“衣裳”這個名字是項月琴取的,她確實讀書不多,想不出什么好的名字。品裳的商標拿不到,就新取一個衣裳吧,就是這么簡單。
杜清揚一邊笑,一邊翻閱著雜志。雜志里花了大篇幅來講述“衣裳”服裝店。還拍了店里許多衣服的款式。
杜清揚的目光停留在一張紅色的格子裙子上。
這條裙子的款式很面熟,好像在哪里見過。
哦,不是見過裙子,是讀過有關裙子的描述。就是在那本原著小說里!原著里有很大的篇幅描述過這條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