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出門的陶知命,沒有再坐出租車。
經過林棲羽的提醒,陶知命終于轉變思維注意到了這件事:東京,和他最熟悉的國內大城市是不一樣的。
決定這個城市哪些地方更為繁華、地價更高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地鐵站。
東京的地鐵已經算是很完善了,這也是陶知命之前忽略掉這一點的原因。
因為很完善了,印象里此后新開的地鐵線路和站點也不多了,而且大多是往遠處外延的,就忽略掉了港區這個最核心區域地鐵站布局的調整和影響。
但想想國鐵民營化之后的變化,整個國鐵分成了6家客運會社和一家貨運會社。
各家運作的線路和區域雖然會有劃分,卻其中最重要的幾家,線路卻都會延伸匯聚到東京。
出于各家不同的策略,再加上一些小的民營鐵道會社,會不會借這一輪機會,在東京大改造的過程里優化線路、調整站點布局?
這就是陶知命今天要去確認的一點。
花的時間很短,就來到了都營淺草線的大門站。
陶知命住的地方,交通還可以啊。雖然將來這里還會多一條大江戶線,但現在還真沒看到要增設地鐵站的必要。
身旁的人大多都比他要行色匆匆。這是陶知命印象中霓虹上班族的典型形象,提著皮包,穿著以黑灰為主色調的寬大西裝,皮鞋在地上踩得快速響動,趕往地鐵站。
現實的地鐵站中人頭攢動,可沒有那么多動漫里看到的帥哥和萌妹子。
陶知命觀察的主要不是這個,都營淺草線運營于地下,坐上去之后,他就看不到外面的情況了。
沿著前往新橋的方向,他邊走邊思考。
走了不遠,右邊應該就是那塊總面積超過30公頃,后來被稱為“東京都心最后的超大型在開發計劃”的地。
可這塊地,不是一直脫到泡沫破裂、地價暴跌之后才拍賣啟動嗎?
之前陶知命以為木下秀風看上的就是這塊地,畢竟后來赫赫有名。
但后來又發現了矛盾點:這塊地一直沒能動彈,那木下秀風的最上恒產,是憑什么在1986年成為霓虹營收第三的會社的?
從大門站到新了橋站,地下、地上就是鐵路線錯綜復雜的新橋站。
這里是一個換乘站,載滿人的電車正把各色人等,送往不同的方向。
陶知命轉了身,看向東面。
這里就是汐留貨物轉運場的所在了。
他準備過去轉轉看看,說不定會有什么啟發。
站在街邊,等著綠燈亮起的時候,一輛很豪華的車子從面前開過。
陶知命并沒有注意這輛車,但車子里面,坐在后排本來看著窗外發呆的上田夏納卻忽然驚愕了一下,然后就轉著頭回望。
“怎么了?”她的媽媽也轉頭看了看,然后就輕聲問她。
“……沒什么。”上田夏納重新坐好,心不在焉地說了一句,腦子里卻不禁開始想:陶大郎這家伙在這邊干嘛?
上田正裕在前排副駕上從后視鏡里看了看后面,然后就吩咐:“等下到了住友,見到森泰教授的家人,不要這么舉止失措!”
“我明白了。”上田夏納輕聲回答,低下了頭。
她媽媽伸出手來,捏了捏上田夏納的手掌,臉上露出一個溫和的笑容。
上田夏納勉強對她笑了笑,又重新開始望向車窗外。
櫻花已經開了,外面有燦爛的陽光。
但陽光照不透暗黑色的車窗玻璃,她只能坐在陰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