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琛知道事關重大,徑直開口請示了一下:“書記,這件事魯主任……”
海潤生搖了搖頭:“不用避諱,都是久經考驗的老同志。”
魯峰其實和海潤生年齡相仿,當得起這一句評價。只不過,什么事這么機密?
坐下之后,海潤生就先向霍英冬說道:“霍先生,感謝你一直做的很多工作啊。”
霍英冬連忙謙虛:“哪里哪里,只是盡點綿薄之力。”
海潤生微笑著問:“今天過來,主要是想向你了解一下霓虹的那位陶先生。當初霍先生推薦他來幫忙做那件事,這幾年也都運作得很順利。再見到陶先生,請霍先生幫我轉達一下感謝之情。”
“……一定!”霍英冬心想果然如此。所以陶知命讓自己帶過來的,究竟是什么?
“霍先生,陶先生在香島也有不少投資。你們有沒有聊過,他那些投資布局戰略方面的問題?”
霍英冬想了想,就如實回答:“聊過一些。小陶他的想法……和很多人不同。現在的布局,他是說不需要在乎眼前的收益,看的是未來。至于將來長遠的戰略方面,他說他的興趣是科技、文化和媒體。”
“前年底,他在霓虹那邊遇到針對,后來化險為夷。”海潤生停頓了一下問道,“霍先生,他在霓虹的根基,你有沒有些深入的了解?”
霍英冬聽到現在,心里已經有點譜了。
當面沒說什么事,話題卻都圍繞著陶知命,看來事關重大,首長們得充分確認他能否徹底信任。
就算之前已經幫助進行了那樁交易,都不夠了嗎?
霍英冬想了想就回答道:“海書記,小陶在霓虹,現在已經是有非常大的影響力了。公開的報道不少,我就不贅述了。他在霓虹計劃要做的事,我略知一二。香島這邊,李家成、李兆福、李昭基……”
他一口氣說了幾個香島重要的商界人物:“我們是一起和他,還有米國花旗銀行成立了一個投資公司的。之前,李家成也到霓虹投資了1億米元。這些事情,都與他在霓虹的計劃有關。如果他的計劃最終完成,那他就一定是霓虹將來數十年內最不容忽視的人之一了。”
魯峰已經知道他們說的是誰了,但霍英冬的評價如此之高,仍舊讓他內心大起波瀾。
只聽霍英冬又說道:“要說他在霓虹的根基,我也無法確定已經深厚到何種程度。但他還這么年輕就有這樣的成就,這次的計劃,憑我對他能力的了解,成功的把握很大。一旦成功,那就是真正的舉足輕重。他要在霓虹,建立一個新的財團。而他和霓虹政界大人物的關系,前年底的事情里也已經看得出來了。”
海潤生點了點頭:“公開的資料,我都清楚了。霍先生,聽小林匯報的,陶先生請你帶過來的東西,你沒有看過?”
“不錯。”霍英冬也沒問是什么。
海潤生看向了林棲羽,笑了笑說道:“聽錢部長說,前年和霓虹談新一批的援助貸款,里面的一些門道都是你指出來的。你沒有辜負國家對你的培養啊,以后繼續努力工作。”
“是!”林棲羽畢竟是第一次見到層次這么高的人物,心情不免有點激動,隨后想了想又說,“書記,其實有很多知識,都是陶先生教我的……”
海潤生聽了她的暗示,笑著點了點頭,隨后又嚴肅起來,向霍英冬問道:“霍先生,聽說當初你推薦陶先生的時候,說他曾經說過一番話。他真的相信,我們夏國會有那樣的潛力?”
霍英冬呆了呆,隨后意味深長的回答:“沒錯。書記,那還是在86年。”
林棲羽心中一動,也大著膽主動開口:“書記,那年我也是剛和他認識。他跟我說,要我好好觀察霓虹的經濟走向和遭遇,還有之后各種政策的得失,總結經驗教訓。他說的那些情況,我……我相信,是真的!”
雖然年輕,但林棲羽的心志一直堅定。這番話說出來,同樣語氣非常肯定。
霍英冬看了看林棲羽,想了想就補充道:“書記,雖然我不知道小陶讓我帶的是什么。但眼下國際局勢風云變幻,其他的我不敢保證,他所做的一切,恐怕真的是按照當初我介紹的那樣在走。如果他的大志向是真的,那么,他就是值得信任的!這一點,我現在敢幫他保證了。”
海潤生沉思著,默默地點了點頭。
許久之后,他才看向了魯峰,開口說道:“之前不是商議過,特事特辦嗎?為了堅定香島各大企業的投資信心,準備在第三國設立保險基金嗎?這件事,不妨請周北同志和陶先生面談一下吧。霍先生,等這次回香島之后,不妨邀請一下陶先生到內地走一趟,就以……考察那個關于新的建材貿易訂單的事為名義吧。”
霍英冬明白了,鄭重地點了點頭。
這件事,不可能僅憑這樣間接了解就能做出決定,始終是要和他當面聊一聊的。
而海潤生又看向了錢琛:“小林對霓虹非常了解,如果……部里真的接到霓虹那邊關于海部相首要正式來訪問的函,就安排小林到霓虹那邊進行前期接洽吧。”
錢琛早已看過材料,聞言理所當然地點了點頭。
而霍英冬則繼續心里一震。
什么叫“真的”接到?
海潤生目光深邃,心里也不禁有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