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舍卻頗有豪俠之氣,朗聲道:“似此等欺壓婦孺的吃人惡賊,但凡有良心之人都不會袖手旁觀的。女俠不必客氣。”
眾人見他行事豪爽磊落,更添幾分親近。
如此閑談一二,張無忌便把摘好的野菜蘑菇清洗干凈,放進鍋里煮了起來。
原本寡淡無味的水煮青菜在此刻就像是皇宮大內的極品佳肴一般,讓人垂涎欲滴。
待煮沸片刻,眾人哪還顧得上水湯,直接動手撈起就吃,直吃的呲牙咧嘴,好不舒坦。
如此過了小半個時辰,菜湯也沒有剩下半滴,楊不悔更是連呼好吃。
可惜野菜也不是那么好摘的,干涸的土地上,哪里有那么多殘存的野菜。
大家也就只能吃個湯湯水水,騙騙肚子。
不過吃飯之間,鮮于路卻也知道了徐小舍的真名,這人竟然是徐達。
初聽他說出名字,鮮于路就呆住了,原著中有徐達出現的場景么?
難道說自己陰錯陽差的改變了劇情?
不過這不妨礙他與徐達多交流了一些,心里也對這個豪爽漢子好感倍增,不愧是日后驅逐蒙元的干將,見識談吐都比常人更有魄力。
呆了半刻鐘,幾人休息的差不多,便準備繼續趕路。
徐達因是本地人,尚有兄弟逗留,便與他們就此分別。
這不過途中一段插曲,卻也讓鮮于路重新認識了這個江湖和世間。
之后的路程,他便加上了戒備,只他和紀曉芙兩人輪番外出尋找食物,警惕之心絲毫不敢放松。
隨著人煙的出現,一些大型的莊落也出現在他們眼前。
這些都是當地的地主豪強,家資豐厚,即使是這樣的大旱之年,也不妨礙他們吃香的喝辣的。
原本的紀曉芙自然守著自己名門大派弟子的風范,不會輕易敗壞門風。
但經歷了師父的驅逐,世道的險惡,同時也有對女兒的憐惜,讓她心態已經有了很大改變。
于是幾人便憑著峨眉和武當的名頭,直接找上門,報上名號。
好說話的吃喝一頓便走,不好說話的自然免不了出手震懾一番。
至于怕對方下毒?
不存在的,沒見著張無忌這個醫毒雙絕的傳人在此么!
如此一來,眾人去往西域的道路就好走了不少。
什么是俠?什么是義?
累累白骨,滿地荒涼,我跟你一個肥腸大耳的富戶說俠義?
不過隨后的道路上,野物也多了起來,他們大部分時間還是打些野味就著干糧,湊合一下。
有了伙食,楊不悔的習武之事也被鮮于路重新提了起來,每天接著行進的功夫,教她功法,指點她修行。
紀曉芙原本為了避諱,不愿聆聽,只是后來聽到妙處,與自己武功一相對應,便覺大有恍然之感,就再也移不開耳朵了。
紀曉芙對鮮于路來歷十分好奇,一路上也多次詢問,尤其是他對楊不悔極為疼愛,讓她感覺十分不解。
隱晦的提及幾次,都被鮮于路輕巧的避開。
不過想及對方武功高強,又對自己有救命之恩。便是歹人又如何?一路艱辛,是非善惡,小孩子看的最清楚,這份對楊不悔的疼愛做不了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