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父怒道:“神仙之事虛無縹緲,你是被人誆騙了。”
張謙強運架云術,又施豆人草馬、紙虎帶蛇諸般妙法。
張父大驚,一夜不眠。
次日早飯間,張父道:“你若真心實意,便去罷。”
張謙點頭。
張父心如刀割,意似油煎,不覺潸然淚下。
張謙一時難受,只作吃飯狀。
張父止住哭噎,問張謙:“可是要離開白水鎮?”
張謙點頭。
張父無力嘆息,道:“去罷,去罷……”
張謙胸中郁結,一路悶悶,至祖師殿,見陳至玄。
陳至玄不問平都山之事,但問他:“你何事氣悶。”
張謙道:“我欲修道,不能侍奉晨昏,故心中郁結。”
陳至玄取水泡茶,為張謙添杯。張謙飲一杯,唇齒間留甘苦,心緒平復許多。
陳至玄道:“你有因無果,塵緣未了,如何修道?”
張謙道:“昔日在春和觀,我有一夢。夢中歷生老病死,已看破世俗。”
陳至玄道:“你若看破世俗,如何會氣悶?”
張謙一時不語。
陳至玄道:“你且下山,伴你父左右,勿有他念。”
張謙道:“若如此,我何時能……”
言及此,其突然閉口,一時間冷汗直流,道:“謝道長指點。”
是生了執念貪念,無所察也。
其后,張謙將春和觀之事相告。問溝通上天之事,其只道不可說。
張謙又將河陰鎮、武寧縣二事告知。問曰:“城隍之事,能解否?”
陳至玄閉目沉思,道:“過些時日,我便去收了他。”
張謙復下山去,每日與父親操持肉店,閑時或習劍耍槍,或弄弦潑墨,有時做幾件桌凳,有時制一桌美食,單不提修道之事。
這一日,張屠戶問他:“你要成仙,如何還不走?”
張謙道:“如何有趕兒子出去的道理。”
張屠戶道:“你莫顧念我,自去便是。”
張謙道:“我在白水鎮上也能修道。”
張屠戶欣喜,道:“東頭老王家來提親了,你可有想法?”
張謙道:“我修道要清心寡欲,如何能娶妻。”
張屠戶也不逼他,臉上卻有了笑意。
匆匆三月過去,一場綿綿細雨送走酷暑,白水鎮秋節已至。張謙清靜度日,再無妄念。
這一日,其見一隊車馬經過,去了山上,問鄰里,乃知是楚京來人,欲請陳道長進京。
鎮上居民原道陳至玄不過普通道士,見此事后,有言道長為朝中大臣者,亦有認其為國師者,不一而論。只道當今天子請他出山,一時成了傳奇人物。
次日見陳道長下山來,各有相送,陳至玄不受,徑到張屠戶的肉攤前,尋覓張謙,道:“隨我上山。”
張謙離開。一眾人圍著張屠戶詢問。張屠戶因張謙緣故,猜到了些許,便與眾人說,陳道長實是神仙下界……
且說張謙進觀,見一人,此人錦繡華服,金佩玉飾,乃是春和觀所見者,郭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