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漢亦大驚,道:“我信你!”
郭忠玉自認身份高貴,進了縣衙自是如魚得水,當下欣喜,隨赴至衙門。
張謙問莽漢:“縣官是何名姓?”
莽漢道:“黃立儒。”
那黃縣令正于后院品茗賞曲,感昏昏沉沉,睡去。乃作一夢,夢中一仙人言道:“稍后有財物官司,你要秉公審理,若敢枉法,有如此杯!”
一聲清脆將他吵醒,見茶杯碎落在地,不禁誠惶誠恐。
此時有師爺來報,說城中賭坊來了官司。
思及夢中所遇,道:“快升堂。”
黃立儒因夢中所遇,不敢怠慢,拍驚堂木,升堂審案。
郭忠玉自恃身份,供認不諱,卻又報出身份,又有大印為證,黃立儒一時躊躇,忽得晴空一聲炸雷。
道:“你身為朝廷命官,世外道人,卻行此不義之舉,屬實可恨,今令你賠償賭坊銀錢藥資。你莫拿官位壓我,我即刻上表天子,陳汝愆尤!”
退至堂后,縣官冷汗直流,不知是福是禍。
郭忠玉高貴身份坐實,賭坊勝了官司也無用。莽漢回報賭坊老板,那老板設席賠罪,又有金銀萬兩奉上。張謙卻不管這些。
赴宴歸來,郭忠玉來尋張謙,邀張謙同往京城。
經此一事,他實恨張謙,卻也知把張謙送進京城,實是大功一件,故不敢怠慢。
張謙正誦《邱祖垂訓文》,曰:“……若要不省者,不除酒色財氣,不如還俗歸家,染苦為樂,隨心所欲,任意所為,豈不快哉?如何久戀玄門,迷而不醒,造下無邊罪業,果報難逃……”
止于此處,問郭忠玉:“前輩如何看待這邱祖遺訓?”
郭忠玉道:“我待道友以誠,為何道友三番屢次欺侮于我。”
張謙道:“我不欲進京,你強施于我。你我道不同,不相與謀。”
言罷送客。
張謙次日獨自離開,行五里路,至一片山林,見一人持刀當道,此人赤發朱髯,正是昨日里的莽漢。
莽漢見張謙來,也不動,待到近前,突然下跪。
張謙見他面有傷腫,問他:“你有何事?”
莽漢道:“昨天自縣衙歸來,我家老板非但不要賠償,還請那廝吃酒。又說我招禍,將我打了一頓,趕了出來。我無處可去,愿道長收留。”
張謙問他:“你甚么名姓,家中還有何人?”
莽漢道:“我姓葉,單名一個凡字。父母早逝,并無親人。”
此名姓著實……
張謙收斂心神,道:“你我結伴同行,待你尋得棲身之地,你我便分離。”
二人相處數日,張謙得知葉凡乃是天生神力,他運起大力法術,才堪堪與其持平。
然此人看似粗獷,實則識字知禮,心如活水,直言快語。
張謙誦經時,他在側聆聽,困惑之時開口問詢,張謙數語點撥,他立時明了其中含義。偶施道術,他亦見獵心奇,直言欲學。
張謙見他有心向道,觀其八字,道:“你有玄門緣分,日后自有機緣。”
復行一月有余,至甘源山。聞得路人說山中有一清修之地,名曰甘源觀,靈驗無比,香火鼎盛。
葉凡問曰:“我機緣可在此處?”
張謙以奇門演之,未見機緣,卻隱有兇兆,道:“不在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