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等人物如何會棲身洞中,定有問題,二人各施手段,趕赴甘源山。
至甘源泉,找周遭數洞窟,皆無蹤跡。
張謙道:“甘源觀住持道法精深,可請其援手。”
至觀中,見住持,道明來意。
住持欣然應允,對張謙道:“借你神通一用。”
張謙立時僵住,不消片刻轉醒,乃是住持附神在他身上,用他通神術起了一卦,見卦象,道:“我也無法了。”
還了張謙本神。二人又于山中尋數日,不見結果。
這一日,有上山取水之人感嘆:“大好一山泉,怎地就渾了。”
二人恰巧路過,聞言往泉眼觀察,見水果然混濁不堪,不復靈氣。
譚自清道:“我下去看看。”
其取符一張,貼在額頭,默念咒語,化作一條墨鯉,入泉去了。
張謙訝然。不多時,譚自清出水,化回本體,道:“此泉中有一白鮫,為人抽光了精氣。當是外魔作為。”
二人至甘源觀,將此事告于住持。
曰:“定是外魔修吸食之術,道長可知山中還有哪些精怪?”
住持道:“東山溪畔洞窟有一猴仙,乃黃猿修煉成精,有些道行。西山竹林有一鶴仙,修行多年,頗有能耐。桃園有一虎仙,往年常獵食于道觀內外,有一日開了靈智,自此修心養性,也是個得道的。”
二人先去到東山。東山多溪澗奇石,道路難行,至黃猿洞府,只見狼藉一片,血跡濺地滿地,不見主人身影。
又至西山竹林,但見滿山茂竹毀于一旦,于鶴仙修煉處,只見幾片羽毛。
見兩處凄慘情狀,二人怒火中燒。最后到得山坳桃園,也是一般情形。
復歸觀中,與住持講明。
譚自清道:“若為我所擒,必把他為齏粉其為齏粉,削他魂魄,教他遭萬鬼噬心之苦!”
張謙問:“道長有良策否?”
住持道:“我與二位沏茶去。”
片刻歸來,其后隨行一人,此人寬面盤,粗大四肢,身高丈余,黃道袍,浩然巾,赤溜溜雙腳,端著茶水進來。
住持問他:“你如何說?”
那人道:“但憑師尊吩咐。”
住持道:“這便是那虎仙。亦是我弟子。二位前腳離開,他后腳便到了。有何事自說去罷。”
言罷離開。
虎仙道:“我昨夜遭那妖道設計,逃了出來。在山中躲藏了一夜,今日才來觀里避禍。”
張謙問他妖道模樣,虎仙詳盡描述。二人一聽,果是那郭忠玉。
將郭忠玉來歷說與虎仙,
譚自清又道:“我二人欲除此害,卻不見他蹤跡。今欲請虎仙為餌,誘他出來。”
虎仙聞言大驚:“不知二位修為如何?”
二人報了修為,張謙方知譚自清已至返虛之境,甚是敬佩。
虎仙道:“二位如何護我周全?”
譚自清取來黃紙朱砂,作一道符,又取都功印蓋下印章,交與虎仙:“此乃驅邪咒,上有都功印印章,必保你周全。”
虎王入道,自知天師威名,都功印乃是天師法器,威名遠播,得此符,他便安下心來,道:“但憑道友吩咐。”
又一番謀劃設計,是夜布下天羅地網,只等那妖魔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