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不忍看他受苦,張謙手按那人眉心,傳入一道金光,令此人平和離世。
黃理順道:“我叫人來收尸。”
言罷奔往鎮上。
張謙恐黑熊精作怪,也不用法術,只押著走夜路,行四日,到得一山腳下。
黑熊精道:“就是此山了。”
帶張謙至一處洞中,道:“穿過此洞,就是遺跡所在了。”
張謙恐其中有詐,令他走在前面。小洞曲曲折折,不多時走到盡頭。黑熊精奇道:“當是此地啊。”
張謙又探察一番,無果,心道是這黑熊精不過拖延,提劍刺入他眉心。
黑熊精魂消魄散,其尸首癱軟倒地,緩慢變化,一件黃色道袍緩緩浮現。
去了木板,將道袍提起,只見這道袍散發光芒,不知是何材質。
怪不得不能傷這妖精。張謙提了道袍,往洞外走,不一時到得洞口,邁出一步,眼前景色一變,不在山中,而是站在一古觀門口。
道觀莊重,匾額上有三字,形似漢字,他卻不認得。回頭看到一條石徑蜿蜒入大山深處。
拾階而上,入道觀,一殿殿經過,每有字處,他皆不認得,也不認出供奉的神像。
至正殿,見一老道士正在掃地。
那老道士見有人來,把掃帚放在一旁,拍拍身上灰塵,道:“上柱香吧。”
張謙聽不懂他言語,卻知他意。問道:“這里供奉的是哪尊神仙?”
老道士道:“真武祖師。”
張謙驚訝,道:“不用了。”
不多時,有一年青道士進來,去廂房抱個大鼓出來,他被大鼓擋住了臉,對老道道:“師父,西邊旱了,我去行雨嘍。”
說完出了道觀。
老道對張謙道:“去山里走走嘛。”
張謙依言出了道觀,沿小徑往山下走。見此山無甚特別。
直走了半個時辰,前面坐著一人,正是要行雨的年輕道士。他走過去,才發現已經到了盡頭,而這座山,懸在空中。
年輕道士將鼓架在一旁,不多時便敲一下,每敲一下,西方的烏云便膨脹幾分,不多時下起了雨。
張謙問道:“這是何道術?”
年輕道士道:“啥子道術,就下雨嘛。”
又問張謙:“你哪里來的?”
張謙道:“從武歷鎮來的。”
年輕道士道:“沒聽過。”
又道:“你早點下山,山上呆久了不好。”
張謙問:“如何下山?”
年輕道士道:“不曉得,你回觀里問師父。”
張謙回觀,想起一事,取黑熊精的道袍與如意冠,交與老道士,道:“此是我與一熊精身上取的,不知道長是否認得。”
老道長見此二物,大喜,道:“我就說丟哪去了嘛,原來讓早上那只熊偷了。”
對張謙道:“往山上走,有個洞,過了洞就下山了,你去罷。”
張謙告辭,尚未出觀,老道士又道:“等一下。”
只看他拿了兩個供果,塞給張謙,道:“下山路上吃。”
又道:“有空常來坐坐。”
張謙沿路上山,果見一洞,過得山洞,見黑熊精尸體。
又重復走了幾遍,再不能尋到道觀。
見手中兩個供果,知所見非虛。當下至武歷鎮叫上黃理順,回觀中。
如今陳至玄、王至平皆閉關,稍作思量,張謙駕云趕赴平都山天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