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感覺LPL和LCK差距最大的兩條路就是上路和中路。
上路其實看打野和隊伍更多一點,LCK喜歡讓上路拿戰士。
然后資源傾斜給上路。
前期打野照顧,中期隊友拉扯給上單單帶發育。
所以就算對線期打不過,但是經過隊伍資源一傾斜。
等級和經驗拉開差距之后,你會發現反而是LPL上單打不過了。
而且戰士上路原本就是前期弱,后期強。
只要讓他發育起來,他就可以在坦克上單頭上拉屎。
所以上單的差距,最多的還是體現在戰術布置和英雄選擇上。
但中路不一樣,LPL和LCK之前的中單差距,那是實打實的個人實力差距。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差距,最大的原因就是faker的出現。
一個超級中單的出現,把LCK整體中單的水平拉到了一個非常高的高度。
而現在,蘇一峰轉打野之后,也把LPL打野的水平,拉到了一個其他賽區無法企及的高度。
很快,第二把比賽結束了。
悲傷的烏迪爾直接把RNG下路給抓爆了。
而RNG下路一爆游戲也就差不結束了。
第二場贏下之后,WE越打越猛。
第二場還花了三十多分鐘。
第三場就直接二十七分鐘結束了。
悲傷的螳螂直接超神。
而第四場比賽,RNG也拿出了壓箱底的英雄。
雙方直接打到了四十分鐘,最后悲傷的人馬一波究極繞后,直接幫助WE拿下比賽。
這樣一來,IG的決賽對手就確定為WE了。
兩天時間很快過去。
LPL比賽現場,比賽還有一個小時才開始。
這觀眾席已經坐滿了。
決賽的票提前很久就開始發售。
結果在半個小時之內就被買完了。
一般來說,在不確定誰能進決賽的時候,票會賣的很慢,但是這次不一樣。
以往的賽季,誰能進決賽或許有懸念。
常規賽第一進不了決賽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但是這個賽季不一樣,沒人會覺得IG進不了決賽。
所以這票,基本都是被IG粉絲給承包了。
WE的休息室內。
教練正在進行最后的布置:
“IG這個隊伍沒有太多要說的,我只提一點,如果野區發生戰斗,一定要第一時間支援!”
WE眾人聽后紛紛點頭。
現在悲傷已經進化了,成為WE的絕對核心。
而IG的核心也是打野。
所以,這一場就是打野的對決,而其他位置,更像是給打野打工的。
之前也有戰隊在對戰IG時。打算從野區入手。
比如JDG。
但是最后還是失敗了。
在WE眾人復盤之后,他們發現主要的原因是。
JDG選的打野本身前期就打不過蘇一峰。
加上線上英雄也是劣勢。
所以支援野區之后,反而連帶著線上一起崩了。
這個決賽,WE準備了很多東西。
其中就包括打野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