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小伙子,微信號賣不賣?”突然不知道從哪蹦出來一個大媽,操著生硬廣普道:“身份證、微信、手機都可以換錢!”
丁旭眼前一亮,瞌睡有人送枕頭,趕緊道:“大媽能聊聊嗎?”
“聊什么聊?”大媽仔細打量眾人,見有攝像機,趕緊道:“告訴你千萬別拍啊!”
丁旭直接掏出五百,大媽瞬間親切,拉著來到旁邊一個小賣部,還讓丁旭坐下道:“問什么都行,記得別露臉!”
丁旭:“……”
“身份證買來給別人注冊公司,聽說還能轉移什么不良資產,具體我不懂!”
“微信看交易記錄,好的一百多,窮的六七十一個。”
“手機不是蘋果全部一折!”
看著明碼標價的單子,在這里丁旭才知道身份證微信號使用年限不同價格也不一樣,甚至連出生年月價格也有高有低?
不一定年齡越大賣的越貴,80年之前的能賣40塊,80到90年的就能賣到80塊,而90后可以賣到一百?
里面竟然有消費邏輯?
儼然是一條龍服務,從身份證到微信號到手機,分分鐘讓沒有去處的三和大神被扒個精光。
可惜現在收購者還在,賣貨的人卻沒了蹤影。
每天兩碗掛逼面、每三天一瓶大水、幾根散煙、幾個小時上網費、一個床位或者單間……
作為一個合格大神每天費用加起來不能超過四十!
把大部分工廠斥為黑廠,完全不相信可以通過勤儉努力實現社會地位飛躍的毒雞湯,對于改變自己的生存狀態沒有任何興趣。
精神已升天、吃喝全不管、以天為蓋、以地為席,今日有錢今日花,明日無錢才打工。
贏了會所模特,
輸了工廠干活。
路上開張的館子也沒幾家,老哥們最愛的掛逼面吃不到,隔壁地溝油小攤一葷一素十塊吃不起。
就連身無分分最后樂土的海信大酒店也蕩然無存,曾經不知道收留多少人的海信人力資源公司現在也倒了!
“這里已經不行了,昆山中華園、無錫春潮路、溫州牛山……”
“他們全跑去那邊,放心,很多電子廠流水線搶著要人干活,餓不死人的!”
“以前叫什么做一休三,現在做的不順心大不了提桶跑路嘍!”
聽著大媽滿不在乎甚至有點不屑的話,丁旭沉默不語,突然發現所謂三和青年的父輩才是初代農民工,改革開放這里成為一個遍地是機會的夢之城。
那一輩人吃苦耐勞、能忍受長時間勞動,并且以奮斗為美德。而他們追隨著父輩腳印來到這里,卻發現面對的是一個不再獎勵奮斗、堅持、和個人努力的城市?
看看如今這里變成什么?
技術革新的據點,手機巨頭華為、亞洲最大的IT企業騰訊、占據世界市場七成的無人機公司大疆……
名馳天下企業群英薈萃,高檔辦公樓白領衣著光鮮,北上廣深被公認為經濟四強。
也是房價最貴的城市之一,均價七萬五打碎多少人的夢想!
更慘的是大多是留守兒童,從小缺少父母的陪伴,身處對教育不夠重視的農村,更沒有拿得出手的文憑或一技之長,談何職業規劃?
如此巨大貧富差距催化三和青年的逃避心理,既然無法攀到頂峰,不如躺平認嘲,好歹躺著還舒服點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