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粉圈規則,總體來說選秀的粉絲生態是扭曲的。她們有自己的一個世界,一套可以自洽、環環相扣的真空邏輯,但你一旦跳脫出來,就會知道其中的荒誕。
組織集資的整個氛圍非常具有煽動性,首先需要一些話術,第一種是賣慘為主,PUA為輔:你少喝一杯奶茶,妹妹就離出道更進一步。
在那種設立一個對家假想敵成天互踩的特定環境下,不爭饅頭爭口氣,粉絲會很來勁。
第二種是虐粉,你不積極打投你家CP就BE(BadEnding)了,說是話術也具有一定真實性,按照近年來這種選秀的模式,如果你磕的CP沒有一起出道,那兩個人基本上后續不會有明面上的互動,甚至不會有同框。
這種話甩出來,誰不玩命打投和打錢?
為激起粉絲的熱情,也會有很多活動。比如說找另一家粉絲集資battle,找誰也是有講究的。如果找比了自家弱的,粉絲沒有危機感,就不會下血本。所以一般會找比自家稍強一些的,就可以達到目的。
現在的選秀和超女時代一人一票完全不同,如果大家很分散地投票和打錢,效率會很低,而且也沒什么勁頭。
必須大規模、流水線、有組織有分工地集資和投票,資金也就會聚攏在后援會和少數粉頭的手上。
這種情況下,桃叭、Owhat這類應援集資APP也就應運而生。
粉頭也就是粉絲頭子,算是粉絲中的KOL,散粉和工作室溝通的媒介,比如說后援會賬號皮下可能就是粉頭在運營。
有些粉頭是職業粉頭,簡稱職粉,公司會私下花錢請他們來做粉頭,負責產出、畫圖、剪輯,或者在一些熱點熱搜上帶節奏攪渾水,算是輿論戰的組成部分。
還有一種集資常見的套路,叫插旗立flag。某粉絲大佬立一個flag:今晚如果在一個小時之內,我們的集資總額達到一萬,我個人就追加五千等等。
很多時候這些所謂的大佬其實是后援會粉頭,甚至是藝人工作室在催腎,利用旗幟效應帶動粉絲積極參與。
所以真相就是小粉絲為了讓大佬出五萬塊錢,要一起費盡心機去籌到五萬塊,但是最后大佬們可能自己并沒有出五萬塊,可能還把大家籌到的五萬塊瓜分掉。
這就是所謂的后援會海景房!
其實就是粉絲投的錢多到后援會粉頭可以去買海景房的戲謔表達,很多粉頭都會中飽私囊,真正能夠持續為愛發電的并不多。
有些品牌也會立flag,比如說某愛豆代言某品牌衛生巾,粉絲買到一千套解鎖寫真福利,買到一萬套解鎖視頻福利,買到十萬套有專屬MV之類的。
粉絲進行消費,本質上當然是為支持愛豆,讓金主看到粉絲的購買力,以后也會有更多代言和曝光,但很多時候還可以自我安慰:反正這個我本來都要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