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日子,讓吳軍小小的年紀就懂得一定要賺錢,有錢才能過上好日子,才能讓別人看得起!
初中畢業,十六歲的吳軍就不再讀書,出來打工。
剛開始,工廠都嫌棄他年紀小,不要他。吳軍只能到小餐館里洗碗,打黑工。
這樣的工作繁重,工資不高。
吳軍覺得繼續這樣干下去,沒前途,必須想辦法讓自己更好。
他打工的小餐館,在幾個大型工地的邊上。成百上千的工人,每天都在他眼前晃悠。
一天,吳軍覺得,小餐館生意好,都是工地上的工人來吃飯,那如果他做一些盒飯,送到工地門口,只要物美價廉,一定會有人買。
于是,吳軍辭去這份洗碗的黑工。拿著一個月的工資,回家購置了最初的盒飯設備。第二天,到市場嘗試性的買了些肉菜,回家做了五十份盒飯,用一個保溫泡沫箱子裝著,中午十一點,準時來到工地外。
如他所料,這五十份盒飯,因為量足價低,很快就被搶購一空。甚至還有人直接預定了第二天的,這樣好的效果,讓吳軍這個十幾歲的孩子,早早嘗到了做生意的甜頭。這是他賺到的第一桶金,從此就一發不可收拾,開啟了他人生中的做生意之路。
后來,他在工地門口賣盒飯久了,認識里面的包工頭,人家看他盒飯賣的實在,對他人品比較肯定,就開始給他一些工地上的小零散單子。剛開始,讓他幫忙采購一些小東西,找幾個人干干某一處的零活兒,等等。
隨著時間的推移,吳軍的聰明才智在這里發揮的淋漓盡致,他又肯吃苦,愿付出。
幾年時間,他就早已不賣盒飯,而是建材公司的老板。
二十多歲的他,意氣風發!
或許是前半段太過于順利,讓這個年輕的小伙兒有些膨脹。如同每一個得意忘形的人,站的高,摔的痛!
吳軍遇到了生意場上的第一個大挑戰,然而,他沒有扛過去。
那是一個正在建設的二十多層的商住樓,按照吳軍的經驗,這個工地的生意,穩賺不賠!他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來給這個工地墊資,可惜,世事難料。
公司的大股東,因為賭博輸了巨款,一夜之間,卷了剩下的款,急急忙忙逃出國。
這個在建的工地,也停了工,成了一個爛尾樓。
這樣的結果,讓吳軍難以接受。除了錢沒了,還有他開始懷疑自己,否定自己。先前的自信,全都沒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再次陷入黑暗的無助感。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想到劉曉云,一位成熟而有魅力的姐姐。
孤軍奮戰的吳軍,此刻,最需要的是安慰,是溫暖,是找一個他覺得安全踏實的港灣。
而恰巧,劉曉云正因為心情煩悶,不想在家待著。吳軍給她了一個出來透氣的機會!而吳軍的失敗,劉曉云能體會,就像她沒了工作之后,處處碰壁。
下崗之后的劉曉云,擺過地攤兒,賣過早點,也給人打過工……各種各樣的工作,她都嘗試過。可是,總有很多不盡人意之處,讓她無法堅持下去。可是,她要養家,要養孩子,要生活。
劉曉云心里的苦,無人可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