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之洲一句也不回她,每天還是上班下班,到家做飯,洗衣服,打掃。
這時候的劉曉云,女兒剛剛出生不久,在家帶孩子的她,本來就心情不好,再加上丈夫的無能,這個家里,每天都充斥了劉曉云責罵何之洲的聲音。就連鄰居,有時候都看不下去,要過來勸勸劉曉云,別這樣。
可劉曉云哪里聽的進去呢?下降的生活質量,和曾經對未來美好的向往,都在何之洲的窩囊中,漸漸離她遠去,她怎么能甘心?
就這樣,帶著怨氣,過了兩年。女兒何從容,兩歲了。
孩子到了可以上幼兒園的年紀,劉曉云將女兒送到了幼兒園,而她自己,趕緊回到單位去上班。
她的工作,在一家工廠里的員工食堂。當初她生孩子的時候,找關系辦理了停薪留職,現在,既然可以工作了,那就趕緊要回去。前幾天她師父告訴她,廠里正準備再找一個食堂員工來頂替她曾經的職位,畢竟現在單位的業務量越來越好,她長期不來上班,那個位子就少一個人干活。
這樣的情況,劉曉云怎么坐的住?趕著趕著女兒滿了歲數,就積極回到工作崗位。
工廠里的機器,二十四小時連軸轉,工人們一天四頓飯,都要做。雖然是輪班制,但由于路程遙遠,單位在城東,家卻在城西,劉曉云只能休假的時候才回家一趟。
剛開始,誰都不習慣。女兒每天鬧著找媽媽,媽媽每天上班心不在焉,想女兒。
可這又能怎么樣呢?人要生存!
當生活和工作產生沖突的時候,人往往會選擇接受工作,放棄感情的依托。這是無奈之舉,卻也是最傷感情的選擇。
何從容就從這個時候開始,很難見到自己的媽媽。
小小的心靈中,媽媽的影子,變得越來越模糊。而,奶奶,則逐漸成為了她的依靠。
同一時期,何之洲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再次調離機關單位。通知書上說,讓他到下面體驗生活,學習學習。其實是將他從機關,下壓到了企事業單位。雖然何之洲心里清楚明白的跟鏡子似的,這幫人,就是欺負他老實,但他無能為力,只能默默的承受。
這一次,劉曉云更生氣了。她對何之洲的不滿,已經到了無法言語的狀態。回家罵他都不解恨!自己這么好強的一個人,怎么找了這么一個窩囊廢!
何之洲依然忍著不說話,默默做好家里的一切。他以為,只要他好好照顧家庭,做好家務,日子久了,劉曉云自然會消氣。他不懂,生活不是靠想象,不是靠他的沉默,就能換來的和平。有時候,這樣的沉默,更傷人!
劉曉云就是這樣的感受,她寧愿何之洲跟她大吵一架,出出氣,發泄發泄也好!可是,偏偏不。無論劉曉云怎么罵,何之洲依然不言不語不搭話。
這樣的方式,在劉曉云看來,就是冷漠!
兩個人的感情,本來就不穩固,在埋怨中,越來越淡,最終生出嫌棄和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