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手續雖然很快就辦好了,但他這等品階位份的,又不是奉旨入宮,自然不可能享受單獨的專人引導服務。
故此他在完成入宮的登記檢查之后,又在門洞里等了足足一刻鐘,直到湊齊了五個與會官員,這才按品階排成一字長龍,在持戟護衛的引領下進了宮門。
以前焦順見的龍禁衛,基本都是荷槍實彈的近現代士兵,直到這幾天入宮開會,才知道其中也有以冷兵器為主的。
這些人通常都是移動崗位,而且不少都是勛貴后裔——賈蓉如果補了實缺,約莫也是負責這樣的移動崗位。
等到了文淵閣——也就是內閣平日辦公的所在,就見那大門兩側一溜排開又擺了十余張幾案,每張幾案上有貼有‘戶部’‘禮部’之類的白紙招牌。
焦順尋到工部的辦公桌前,當值的書辦早備好了文件袋,不等他開口就遞了過來,又指著西廂道:“大人請去北數第三間小廳,與戶部、通政司、海關總署合議。”
嘖~
這一大早就來活兒了。
焦順沖那書辦微微頷首,然后邊往西廂走,邊打開牛皮紙袋倒出了里面的文件,首頁幾個碩大的文字立刻映入眼簾:《運油木桶計價虛高,我朝應如何應對》。
這個問題似乎在那里聽過的樣子?
焦順若有所思的走進了西廂第三間的議事廳,環視周遭,見里面幾個藍袍綠袍的都不是工部官員,心下倒先松了口氣。
少了這些專愛背刺拖后腿的貨,今兒這議事應該能清閑不少。
簡單又矜持的寒暄了兩句,各自亮明身份之后,不出所料的加深了隔閡,于是焦順識趣的尋了個角落坐下,自顧自的翻看起了議題資料。
其實今兒的議題相當簡單,烏西人在經過一定計算之后,認為煤油運輸比較麻煩,而且需要準備專用的油桶,如果按照夏國朝廷的定價發賣,前中期利潤很難達到預期。
估計只有等到煤油燈在全世界各地占據主流,原油的開采成本也進一步降低之后,才能達到令他們滿意的利潤。
但烏西人顯然等不了那么久,也沒信心長久獨霸這一行業。
故此他們要求進行一定程度的提價,但不是提高煤油的價格,而是提高木桶的價格——到港后每只油桶的價格,相當于夏國的三至四倍。
夏國當然認為這要求不合理,但烏西人卻堅稱這些差價是基于運費計算出來的,已經無法再繼續壓縮了。
因這并不是什么大問題,上面提供的資料也就相當有限。
但為了避免更多的尷尬,焦順還是硬著頭皮看了足足兩刻鐘,直到快把那幾張紙瞧出花來,這才終于有人開口道:“大伙兒應該也都看的差不多了,不妨先議一議吧——焦大人,你怎么看?”
這站出來的是位戶部主事,也是在座之中官階最高的。
順帶一提,與會的一共五人,戶部兩人、工部一人,海關總署一人,通政司一人。
而焦順在其中位列第二——雖然和海關總署的官員同級,但他是六部京官,而對方是新設的親民管——所以理所當然的被戶部主事點名,頭一個進行發言。
心知對方多半存了考校挑剔的意思,焦順自然不能刻意藏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