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非常時期,只能在后院略備薄酒,還望沈都護不要嫌棄。”張儉一見面便歉意的說道。
“都督客氣了,對了,今日我見到有一小將和一女子,他們手中飛劍如電光激射,二人可是都督軍中之人?”沈行知目的性很強,還沒開吃就直接問起了正事。
張儉引著沈行知往都督府后院走去,一邊走一邊答道:“沈都護說的是裴校尉吧?他確實是我軍中的翊麾校尉,不過那女劍仙是他的紅顏知己,自裴校尉從軍起就一直跟著。據說裴校尉那一身劍仙手段,也是公孫大娘教他的。”
“啥?公孫大娘?她竟然叫公孫大娘?”沈行知一聽公孫大娘之名頓時愣住了。
倒不是沈行知覺得大娘這名字與那女劍仙年紀不符,畢竟這個時代大娘只是指某家長女,與年紀并無關系。
公孫大娘肯定不是那女劍仙的真名,他應該是姓公孫,是公孫家的長女,而這個公孫家應該還有二娘,甚至三娘都有可能。
“世人都稱她公孫大娘,具體芳名倒是少有認知,莫非沈都護認識她?”張儉有些意外沈行知怎么那么大反應,只當兩人是認識的。
“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她那運劍的手法,原來她就是公孫大娘啊!”沈行知口中低聲自語的說著,念出了幾句后世如雷貫耳的詩來,這就是她心中的公孫大娘。
張儉和白思等人不知沈行知為何突然吟詩,但是沈行知這四句詩卻是讓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張儉更是面露欽佩之色。
“好詩啊好詩,那公孫大娘能得沈都護如此贊譽,想要不名動天下都難了......沈都護的詩真乃大唐一絕啊!”張儉已經不要本錢的夸了起來,他倒不是刻意恭維,而是真的欣賞敬佩沈行知。
別看張儉也是一方人物,官職也比沈行知高,但他已經四十好幾,而且名頭遠不如沈行知大。
現在沈行知除了有個安西戰神之名,他上次在長安寫了幾首詩,如今也廣為人知,連沈行知自己都不知道,他抄的詩已經成了不少人眼中的大唐一絕。
“等等,都督說那校尉姓裴?他可是河東裴氏之人?”沈行知忽然想起那小校尉姓裴,于是又連忙問道。
河東裴氏是當世頂級望族,裴行儉正是出自河東裴氏,因此沈行知這一問張儉倒是并不意外,他只當沈行知是受裴行儉之托,要順便照顧一下家族后輩。
于是張儉很自然的說道:“裴校尉正是出自河東裴氏,他叫裴旻。”
------------------------
兄弟們有點給力啊,搞不好今晚上還有900均的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