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有了推手,有了后臺完全不一樣。
第二天同樣六點鐘,肖一若剛開播,直播間里便涌進了百來人,和他們交流之后,懂了。
顫聲給了推薦位,大大的免費鑒寶幾個字相當吸睛,而且普通用戶在刷視頻時,也能刷到他的直播間。
杜鵬更懂直播,一通操作后,進入直播間的觀眾能在左上角看見微博的鏈接。
為了今天的直播,肖一若做了準備。
其實就是和楊哥,姚姐借了他們的手串和手鐲。
那次說了手串只是血檀后,楊哥找了朋友,結果就是對方直接道歉,說也是上了別人的當,退了兩千塊錢回來。
楊哥這會舒服多了,不算太虧。
姚姐聽說是拿自己手鐲直播,二話不說摘了下來,讓他第二天再還回去。
主要肖一若懂得來事,之前閑著的時候,去了后勤,陪著姚姐聊一會,幫著其他大姐們看看東西,關系處的不錯。
有了道具在手,就不用只是單純尬聊。
打完招呼后,暫時沒人連線,肖一若也不著急,先拿出了手串。
“文玩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手串,相信各位自己手里,或者在周邊朋友身上都有見過,我這條手串你們猜一猜,是什么木的。”
黃花梨,沉香木,雞翅木,紅酸枝...
看來選手串作為開場白挺合適,觀眾參與度爆表,確實如肖一若所想,大伙對于半熟不熟的東西,最為熱衷。
“都是行家嘛,”他笑了笑:“有人猜到了,這串珠子是血檀的,不過當初主人看走了眼,用小葉紫檀的價格買了下來...”
肖一若拿著手串和玉鐲,連著說了兩個故事,杜鵬在邊上暗示,直播間已經突破千人大關,而且終于有人申請連線。
“寶友你好!”肖一若主動打著招呼。
“肖老師好!”認證信息里,他的名字改成了鑒寶肖老師:“幫我看看這個東西唄。”
說完鏡頭一轉,手里出現了條被木珠做鏈,掛著個拇指大小的玉佩。
“來,你拿到亮點的地方。”
“稍等。”
“哦!”肖一若看明白了:“玉沒問題,但是你知道雕了個什么么?”
“好像是個蟬”
“寶友,這可不興戴啊!”肖一若喊了一聲。
“為什么?”鑒寶人不太明白。
“給直播間里所有朋友上一課,古代有個習俗是什么,在逝去的人嘴里塞個玉器,這叫玉口含,通常被做成蟬,小魚之類的模樣。
《禮記·植弓下》‘飯用米貝,弗忍虛也不以食道,用美焉爾’,所謂玉口含也被稱作飯含,在兩周時期,不僅流傳,還行程了嚴格的等級規范。
想想看,死人嘴里的東西,你掛在胸口,多不吉利啊!”
“啊!”鑒寶人嚇壞了:“那怎么辦,賣我的人也沒說啊,難道扔掉?”
“扔到不至于,這塊玉好歹幾百塊錢呢,可以放起來,戴就不必了。”
溝通很簡短,但是非常實用。
直播間里討論的很熱烈。
“漲知識了,以后給家里人買東西可得注意。”
“我聽說還有玉塞來著。”
“這賣玉口含的不是坑人么?”
“估計是自己拿來串成項鏈的。”